鄂温克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354&run=13

  鄂温克族人口主要散居在额尔古纳河东和嫩江上游,以游牧和狩猎为生,清末
有少量鄂温克人进行土地耕种。鄂温克族官兵被清政府频繁征调,1841年为防英军
北犯,征调黑龙江索伦兵1000人;1854年又征调齐齐哈尔、墨尔根、布特哈、呼伦
贝尔等地的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官兵2000人。被征调的官兵大多战死
疆场,生还者仅十之二三。当时传染病时有发生,鄂温克族又缺医少药,每次传染
病流行过后,总有较多的鄂温克人被夺去生命。鄂温克族人口下降较快,到1910年,
黑龙江地区的鄂温克族仅剩518户、3085人,其中男生1682人,女性1403人。
  民国时期,鄂温克族人口主要居住在黑龙江西部地区,仍从事狩猎业。鄂温克
族男女均从事打猎,不能跟随的婴幼儿,被装在皮囊中悬挂在树上,因此婴幼儿的
死亡率很高。由于野生动物减少,食物来源不足,加之嗜好饮酒,缺医少药,使鄂
温克族人口下降很快。1915年瑷珲县有鄂温克族12户、47丁口;1917年克山县有鄂
温克族74户、349人,其中男197人,女152人;同年景星设治局有鄂温克族64户、
338人,其中男175人,女163人。1930年黑龙江地区鄂温克族仅剩400余户、2000余
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规定鄂温克族青壮年服兵役、当“国
兵”,有的被编入“山林队”。1938-1943年间,居住在嫩江、讷河县的6个村屯的
鄂温克族人迁移至内蒙古的莫力达瓦旗居住。日伪当局还诱使鄂温克人吸食鸦片,
用鄂温克人进行细菌试验,加上天花、伤寒、性病等流行,人口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