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古代民族人口构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346&run=13

  在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原始的氏族和氏族部落。至6000多年
前的新石器时代,黑龙江地区的原始民族逐渐形成,出现了古代黑龙江地区的三大
族系,即后来西部地区的东胡—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系;中部的 貊—橐离(
索离)—夫余—豆莫娄系;东部的肃慎—挹娄—勿吉—  —女真系。这一时期的
古人群迁徙频繁,存在着各族系之间的融合。
  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约有40万人口。夫余从 貊中分离出来,在今吉、黑
两省的称北夫余。黑龙江地区的北夫余主要分布在今双城、五常和宾县等地,约有
10万人,占总人口的25%。其余的 貊人主要活动在松嫩平原,小兴安岭和东南部
山区也有少量分布,居住在黑龙江境内的 貊人估计不少于1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
25%。肃慎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中、东部地区,人口约有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
%左右。东胡族已演变成鲜卑族,是一个游牧迁徙、射猎为业的游牧民族,其中一
部分生活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约有10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25%。
  魏时勿吉兴起,勿吉是肃慎的一部分,为挹娄改称。主要分布在今张广才岭及
小兴安岭以东、长白山以北、东流松花江下游以南,直到滨海的广大地区,人口约
有10万人。南北朝时,勿吉逐渐形成七部,与夫余融合而成粟未  ,黑水部与夫
余和豆莫娄融合成为黑水  ,在黑龙江地区约有18万人。室韦分布在嫩江上游流
域及大小兴安岭接合地区。豆莫娄是北夫余北渡那河的遗人,生活在今齐齐哈尔、
呼兰、绥化以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一带。这一时期是黑龙江地区古代
民族大融合和大变迁的重要时期,勿吉与夫余、北夫余、豆莫娄、北沃沮、鲜卑等
均有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隋代,室韦的一部分活动于黑龙江的西部地区;  分布在黑龙江的中、东部
地区,由勿吉发展而来。此时黑龙江地区有70万人,其中勿吉白吐部4万人,  
安车骨部2万人,拂涅部2万人,黑水部和号室部6万人,室韦2万人。唐初,黑龙江
地区有人口80万人。公元7世纪,  人建立渤海都督府,当时渤海有兵10万左右,
约有人口100万人,在今黑龙江省境内的约有60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渤
海人口也持续增长,渤海后期兵员总数已达10万之多,人口约有300万人,在今黑
龙江地区有100余万人;东北部地区的黑水诸部与流鬼人口有50余万人;居住在黑
龙江西部地区的室韦人有20万人,总计为170余万人。
  辽统一后,曾把女真族中的一部分迁徙到辽阳以南,编入辽政府的户籍之内。
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江(今松花江)之北、宁江州(今扶余县境)之东,未编入辽政
府户籍的计有10余万户,约50-60万人。另外还有黑龙江北部地区的黑水  、室
韦等50余万人,这两部分人结合成为女真人,总数在100万人左右。辽代已有成批
的汉人徙入黑龙江地区。
  金代是黑龙江地区民族急遽融合的重要时期。金初,渤海、契丹及汉人归附者
都被编入猛安谋克户中,在对辽、宋用兵过程中,中原地区的汉人和辽本土的契丹
人被大量迁往黑龙江地区,谓之“实内地”,此时汉族人口已达20余万人。同时大
量的女真人成批或分散的被迁往中原地区。蒙古杜尔伯特部徙牧于嫩江下游左畔至
通肯河、呼兰河右畔的松嫩平原地带;郭尔罗斯部徒牧于第二松花江与嫩江下游两
畔地区。到金代末年,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有130余万人,加上蒙古、汉人等总数
将近200万左右。
  元代女真人以今依兰为中心分布于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以及乌苏里江流域,
东达海岸。随着带有军事性质的屯田移民,海西女真由原居住黑龙江中、上游一带
逐步南迁至阿什河、拉林河流域及今三肇地区,约有10万人。游猎于外兴安岭一带
的有女真遗人使鹿部。汉人主要是以从军和被流放的方式迁入黑龙江地区。黑龙江
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增多了,并且进入嫩江以东直至今肇东县、青冈县一带游牧,这
些人口总计有30余万人。由于移民屯田、释放奴婢、建立垦民村屯,使黑龙江地区
的人口逐渐增长,到元末人口回升到100万人左右。
  明代,黑龙江西部地区主要是蒙古族的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族在此游牧;
“野人”女真明初散居于从松花江中、下游至黑龙江流域,东达海岸。建州女真明
初有50余万人,明中叶增到80万人左右。1387年,海西女真约有30万人。随着建州
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南徙,“野人”女真中的一部分逐渐占据了建州和海西女真的故
地。居住黑龙江下游的“女真野人”以捕鱼为食;在外兴安岭一带的“北山野人”,
以游猎为主。在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即西起石勒喀河,东至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
和牛满江,北抵外兴安岭,南至小兴安岭的广阔地区活动的达斡尔族常被称为萨哈
尔察部或索伦部,也称“达奇鄂尔”,是半农半牧半定居的民族。明政府在奴儿干
地区驻屯的军队多达200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汉人。以后由于汉族人口大量北迁,
山东、河北一带破产的农民流入黑龙江广大地区,与女真及赫哲人杂居。黑龙江地
区人口总量在明前期(1381-1626年)约为100-120万左右;明中叶后,女真各部纷
纷南迁,明后期总人口可能有75-80万人,其中女真人仍占绝大比重,蒙古、鄂温
克、鄂伦春、赫哲、汉等依次占少量比重。
  清初至1840年,黑龙江地区的世居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演变,各民族的特征日
渐明晰,奠定了现代民族的基础。在清入关前,东起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西至贝
加尔湖以东的鄂嫩河源,北抵外兴安岭,东南抵达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居住着蒙古、
达斡尔、满、汉、鄂伦春、鄂温克、锡伯、赫哲、费雅喀、库页等民族,他们都已
臣服于清王朝。清入关后,黑龙江地区的许多满族人跟随入关并被派往全国各地驻
防,家属也随军迁往,留居黑龙江故土的八旗驻防兵和人户数量不是很多。1683年
(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为抗击沙俄入侵,从宁古塔征调1663户、7593人,后
分驻齐齐哈尔、黑龙江、呼兰3城。并对黑龙江地区实行移民屯垦、戍守边疆的政
策,从精奇里江口到松花江口定居的满族人数较多,仅瑷珲以下至小兴安岭即有
120个乌卢斯(每个乌卢斯有10个帐篷),松花江口附近的一个乌卢斯竟有2000个
帐篷,约1.5万人。清政府为了解决在京满族旗人的生计问题,保护在东北的“龙
兴之地”以及培养满族旗人的习武精神,采取了移旗就垦黑龙江的政策。1737-
1827年(清乾隆二年至道光七年),从北京、盛京、吉林等地分数批迁入约5000户、
2.5万人的满族旗人到黑龙江地区垦荒试种,这些迁入的满族人主要分布在双城、
阿城、呼兰、巴彦、绥化、海伦等地。
  清初蒙古科尔沁部分布在嫩江流域。1671年(清康熙十年),蒙古哲勒氏酋长
率众迁徙至墨尔根城,编佐40,约1000户,后融于新满州中。蒙古卦勒察部于1689
年编入八旗,分驻齐齐哈尔、伯都纳城。蒙古巴尔虎部于康熙年间编入八旗,先后
驻防黑龙江、齐齐哈尔各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厄鲁特蒙古由新疆经外
蒙古迁入呼伦贝尔草原,共99户、300余口,后移至黑龙江地区的依克明安旗游牧。
  回族人口是在康熙年间因各种原因由山东、河北及西北各地陆续迁入黑龙江地
区的。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清廷强制山东、河北一带人民当差,迁入龙江县
回族40户、200多人。以后回族和汉族人口一起移往关外,择地开荒,还有从事皮
货、珠宝、饮食及贩卖牲畜等商业活动的回族商人定居于黑龙江各地。
  1755-1757年,柯尔克孜的少部分人在平定准葛尔叛乱后被迁至黑龙江地区的
卜奎、瑷珲、呼兰、巴彦、宁年(今富裕县)、海拉尔等地,编入八旗当差。
  清初达斡尔族形成了以地域为主的部落集团,人口总数约有1.5万人,其中一
半居住在黑龙江上游雅克萨地区;一半则居住在黑龙江中游北岸的精奇里江流域,
建立了大批城寨和屯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兼营渔业和狩猎业。17世纪中叶,黑
龙江上游流域地区达斡尔族人数在数万人以上。沙俄入侵达斡尔等民族居住的精奇
里江一带,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达斡尔族人被迫南徙至嫩江、讷河、诺
敏、格尼、阿荣、雅鲁等处居住。1699-1670年,清廷将齐齐哈尔的锡伯族12牛录
(包括达斡尔5牛录)迁至盛京,共823户、10806人,其中丁1785名。
  清初,锡伯族由原居地海拉尔南扎赉托罗河一带分迁至卜奎、墨尔根、伯都纳
等地。1697-1699年,清政府以锡伯人众,恐生后事,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把
锡伯族兵丁及其家属分三批迁至盛京,并分至各省驻防,前后共有2000多人南迁。
南迁前黑龙江地区锡伯族人口约有3万人。迁至北京、辽宁法库等地的部分锡伯族,
由于诸多原因,又陆续回迁到黑龙江地区,人口逐渐增加但十分缓慢。
  清初鄂伦春族居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直至东海沿岸及库页岛的广
阔林海中。17世纪中页以后,在沙俄的威逼和洗劫下,鄂伦春族人被迫离开世世代
代居住的家园,渡江南下,相继内迁到嫩江之滨,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里驰骋射猎。
1684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鄂伦春人被编入布特哈打牲部内,岁纳貂贡。
  编入八旗的赫哲人在清入关前已融合于满族之中。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有
4700余丁的赫哲族居民在宁古塔被编为40佐领,号新满洲。康熙年间在宁古塔、吉
林、三姓、珲春等地,由赫哲和库雅喇编组的新满洲,共计为85个佐领,其中宁古
塔、三姓有44个佐领,按每佐领130人计算,约有5720丁,连同家属,估计有3万余
人,其中大部分融于满族。据《大清会典》载,1662-1722年,三姓所属赫哲、费
雅喀、恰喀拉等56姓2398户。1723-1750年(清雍正元年至乾隆十五年),又增340
户,赫哲、费雅喀共编2250户。《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载,自乾隆至道光年间,
有赫哲人等253村屯,2449户,约1.5万人,均分布于松花江与黑龙江流域。据清乾
隆年间的满文档案记载,在黑龙江一带居住的费雅喀为50个氏族2250户,约为2万
人。1640年5月,将归降的索伦(鄂温克)337户,男子481人编为8个牛录。同年7
月,又将索伦、达斡尔族男女老幼共5673人编为牛录。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侵
入黑龙江流域后,黑龙江上游北岸索伦诸部的一部分居民被迫渡江,南迁到嫩江流
域,约有4900余人。1662年,清政府对迁入新地的居民仍以氏族为单位,重新编设
佐领,索伦2314丁被编为29佐领。康熙至乾隆年间,在平定叛乱及保卫边疆中,多
次征调索伦兵参战与驻防。1668年,调派索伦兵1700人参加中原战役,战后仅剩
700余人还乡。1687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命6个佐的鄂温克官兵连同家属移驻墨尔
根,两次共移驻1000多兵丁(其中包括两个佐的达斡尔族人),担任保卫黑龙江中
上游的任务。1736年,内蒙杜拉尔的一部分鄂温克人迁至嫩江县二十里屯定居。当
时迁至嫩江各支流的打牲鄂温克人约有4900余人。此外在卜奎、墨尔根、瑷珲三城
约有2000名鄂温克官兵驻守。1745年,平定准葛尔叛乱时,调派鄂温克、达斡尔官
兵1000人。在大小金川及台湾战役中,调用索伦兵300余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
索伦兵44次,官与兵达6万多人,其生还者不足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