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知识青年和干部职工上山下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338&run=13

  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4年,1968-1979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峰
期,其后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1964年,全省计划
动员知识青年3万余人上山下乡,实际有22434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其中3/4以上
的人安置在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1965年,全省安置下乡知识青年的主要形式是投
亲靠友、分散插队、集体插队或由生产队派干部带领知识青年远征,开荒建立新村。
1968年,全省有29万名城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仅哈尔滨市
就有7.3万名知识青年到农村落户。1969-1971年,全省共有4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同年,全省有22万多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插场、插队。1976年,全省计划动员19.4
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除在省属国营农场安置3.8万人外,其余都到人民公社插
队。1976年5月,哈尔滨市首批应届毕业生3500多名奔赴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和抚远
县;6月,第二批4000余名知识青年奔赴三江平原。1968-1979年7月,全省先后动
员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40余万人。1973年开始,部分知识青年通过招工、招干、
招生、参军等形式陆续返城,知青的大批返城主要集中在1977-1980年。1978年末,
在农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还有约100万人(包括外省知识青年),已返城的知识
青年约有80万人。1979年5月,据哈尔滨市统计,全市16万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
已有9万多人返城。参加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开发建设的京、津、沪、哈等各地知识
青年共有50余万人,至1981年初剩下8万多人,到1985年仅剩下3.1万人。也就是说,
1968-1979年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绝大多数已返迁城镇。
  在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同时,城镇的部分机关干部、医务人员、教师和居
民也纷纷到农村插队落户。1964年,全省有1811名城镇社会闲散劳动力和4323名在
农村有家的城镇居民迁往农村参加农业生产。1968年,黑龙江省卫生部门从省直属
医疗单位和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等5个市的医疗单位中抽
调130多名医务人员,到德都、富锦、延寿、铁力、穆棱、林口、绥化等县的人民
公社安家落户,充实农村基层医疗机构。1966年“小三线”建设开始后,大中城市
的许多企业又将部分设备搬迁到“小三线”地区建立分厂,部分职工家属也随之迁
往外县。当时的小三线建设划分为5个区即伊春、铁力、庆安、巴彦、木兰、通河
地区;宾县、尚志、方正、延寿、五常地区;依兰、桦南、勃利地区;海林、宁安
地区;德都、嫩江地区。在上述各县,1966-1976年间迁入的城市人口较多,但在
1976年后,这部分迁入人口又陆续返迁城市。1968年6月,全省已有2000多名医务
人员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其中700多名到农村安家落户;同年11月,哈尔滨市第
二批医务人员627名带家属到农村安家落户。1969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
关于组织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下乡上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通知》,指出全省脱
离劳动的城镇居民共有11.6万户,44万人,规定凡农村有直系亲属的,即动员他们
回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原籍农村有其他亲属,如愿到其亲属所在社队安家落户,应
予支持;“五·七”干校学员家属和在农村工作的职工家属,应去“五·七”干校
和农村安家落户;其他下乡人员由下乡上山工作部门统一安置。1970年1月,哈尔
滨市首批3400名干部到农村安家落户;2月,省革命委员会机关和直属单位首批
2700名插队干部迁赴农村;3月,哈尔滨市第二批6700多名干部赴农村插队落户。
1970年1-10月,全省有6.7万名干部赴农村插队落户。1968-1970年,全省有1万余
名医务人员到农村安家落户。1978年开始落实政策,允许在“文化大革命”前和“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农村的机关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陆续返迁城市。
  1980年开始的年度人口统计报表,将省内和省际迁移人口分开进行统计。理论
上省内的迁入量应与迁出量相等,但每年的迁入和迁出量均有差距,这主要是在申
报和统计上造成的误差,如有的将超生人口申报为迁人或迁出;有的将省内迁移申
报为省际迁移或将省际迁移申报为省内迁移。
  1980年,省内的人口总迁移量为140万,随后呈阶梯式下降,到1983年省内总
迁移量降至81万人。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部分劳动力向外转移,迁至城镇务
工经商,省内人口总迁移量又有回升,1984年为94万人,1985年为12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