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入的低谷阶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332&run=13

  1962-1968年,是黑龙江省省际人口迁移的低谷阶段。1962年和1966年分别净
迁出54.9万人和3.3万人,其他年份的净迁入人口都较少,7年净迁入10.3万人,年
平均净迁入人口仅1.47万人。这个时期,正是三年困难后的经济调整时期和“文化
大革命”初期。1961-1962年,开始大力精减职工和动员“大跃进”时期以来迁入
人口还乡生产。由于生活困难,外省安置在黑龙江农村的支边人员零星或成批返籍,
从而导致了1962年净迁出54.8万人。其后,省际间的人口迁移仍在继续,净迁入人
口逐年增多。大庆油田和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4大煤矿的建设吸引了大量
的外省人口迁入。1964年,大兴安岭地区进入第二次开发建设,在中央和国务院的
部署下,林业部、铁道部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开发会战。铁道兵的3个师和来自吉
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数万名职工陆续开进大兴安岭,组建大兴安岭特委、特
区、4个林业公司及众多林场。1965年,国家又从外地调进4个森林调查队1800人进
行资源复查,组成两个设计组,计1200人进行规划设计。1966年3月,沈阳军区所
属部队10709名官兵转业到黑龙江省,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建一师和二师;
1968年,又有7000名复员军人,参加了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这期间,全国各地人
员大量流入该地区从事生产建设;同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为北京、上海、
天津三市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3.5万名,其中北京1.5万名,上海和天津各1万名,
全部安置到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单位。6月,北京首批1200名知识青年到达黑龙江省;
8月,上海首批800余名知识青年到达黑龙江省;9月,天津首批知识青年900余人到
达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