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省际迁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226&run=13

  1950-1985年,全省人口省际间迁移规模约500多万人。净迁移人口总量成正数,
即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全省属人口迁入区。36年中,有28年迁入人口多于迁出
人口,只有8年迁出入口多于迁入人口。人口的迁移变动在年际间差异较大。如,
1954年全省净迁入29.33万人,占当年人口增长总量的29.52%;1973年全省净迁入
4.64万人,只占当年人口增长总量的6.26%。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的8年中,
1963年和1964年最为突出,这两年净迁出人口约占8年人口出超总量的60%。1960
年净迁出人口的绝对数,虽少于1963年和1964年,但超过了人口自然增长数,致使
该年全省人口增长成为建国以后唯一出现负数的一年。
  从36年来省际间人口迁移的波动情况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9年。这10年中,除1956年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净迁
出4.2万人以外,其它9年都是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9年共净迁入129.38万人,
约占同期全省净增加人口的20%,净迁入人口每年多在10万人以上(只有1951年不
足10万)。10年全省共净迁入125.18万人,平均每年12.52万人。这10年净迁入人
口占36年中全省净迁入人口总量的66.01%,成为建国以后全省人口迁移增长最多
的一个时期。这一情况反映出,解放以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
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第二阶段:1960-1967年,这8年中的1960、1963、1964、1965和1967年,迁出
人口都多于迁入人口,5年共净迁出129.31万人,占36年来人口出超8年净迁出人口
总量的92.07%。其中,1963年和1964年是建国以后人口净迁出最多的两年。这8年
中的1961、1962和1966年,虽属人口净迁入年份,但数量不大,3年共净迁入35.33
万人,扣除盲目流入外地回归的误计为迁入的约32万人以外,实际净迁入只有3万
多人。上述情况说明,这8年是全省建国以后人口迁移出超量集中,净迁出人口最
多的时期,这个时期,正值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人民生活水平
一度有所下降,导致了人口外流,主要流向京、津二市和内蒙以及东北各省。
  第三阶段:1968-1975年。这8年是人口迁移入超时期,但净迁入量大大少于
1950-1959年。8年共净迁入51.14万人,年均净迁入6.39万人,比1950-1959年平均
净迁入12.52万人减少近一半,但都稍多于36年来平均净迁入量。这个时期,正值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迁移受到一定限制。
  第四阶段:1976-1985年。这10年仍属人口迁移入超时期,10年净迁入95.96万
人,年均净迁入9.60万人。虽少于1950-1959年的年均净迁入量,但迁入人口占全
省净增加人口的比重大体相当,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全面开展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
率所致。
  省际人口迁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既显示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又
影响人口总量变动和人口分布。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省际间人口迁移存在着明
显的地区差异。唐山、石家庄、保定、沧州地区,外省迁入人口多于省内迁出入口,
1980-1982年这四个地区净迁入人口分别为29045人、12735人、10403人和17860人。
张家口、承德、衡水地区则相反,1980-1982年这三个地区净迁入人口分别为2201
人、6282人和2638人。有关河北人口的省际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时期,根据河北盛产棉花的情况,首先在石家
庄市兴建了国棉一、二、三、四厂和印染厂,从天津,上海、青岛等省市调入技术
人员和熟练工人6900人,连同家属约1万余人随迁。华北油田的开发建设,也调入
了大批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仅1976年就成批调入干部1273人,大多数
来自石油系统,其中以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最多,占调入总数的25.60%。以后转
为零星调入。1985年华北油田已有职工9万多人,家属5.50万多人,使任丘成为石
油重镇。随着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华北油田职工也不断调出,成为全省人口省际
迁移较为频繁的地方。
  国防建设:通常每年进行一次的征兵入伍和复员转业,成为省际人口迁移的一
个重要因素。应征入伍者男性占大多数,女性只占0.50%左右。1980-1983年平均
应征入伍人数占平均省际迁出入口的67.62%。军人复员转业在省际人口迁移中也
占有重要地位,例如石家庄市1980-1982年,安置复员转业军人占全市省外迁入人
口的30%。
  干部调动:据省劳动人事厅统计,1971-1980年全省与中央机关和外省、市、
区交流干部158561人,其中调入91270人,占57.60%,调出67291人,占42.40%,
调入多于调出23979人。1983年省际间调动干部5141人,其中调入占69.50%,调出
占30.50%。跨省区的干部调动连同其随迁家属,成为人口迁移变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
         1983年省际间干部调动情况表
表Ⅲ-16                         单位:人
┌──┬──────┬──────────────────────┐
│项目│调动人数  │调动原因                  │
│  │      ├────┬────┬────┬────┬──┤
│  │      │工作需要│夫妻分居│家庭困难│成批调动│其它│
├──┼───┬──┼────┼────┼────┼────┼──┤
│调入│省直 │1825│371   │148   │124   │1180  │2  │
│  ├───┼──┼────┼────┼────┼────┼──┤
│  │各地市│1748│455   │757   │344   │71   │121 │
├──┼───┼──┼────┼────┼────┼────┼──┤
│调出│省直 │364 │21   │183   │97   │54   │4  │
│  ├───┼──┼────┼────┼────┼────┼──┤
│  │各地市│1204│232   │615   │334   │2    │21 │
└──┴───┴──┴────┴────┴────┴────┴──┘
  院校搬迁:36年中,河北医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由天津搬迁到石家
庄和保定,河北师范学院1969年由北京搬至宣化,1980年又从宣化搬至石家庄。这
四个院校从京、津二市共迁入12000多人。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的省
际交流,学生的省际间就学和毕业分配,成为省际间人口迁移的经常性因素之一。
在通常情况下,全省高等学校招生出多进少,毕业分配进多出少。
  垦荒移民:根据国家移民计划,1955和1956年全省组织过两次移民14000余人,
分别到黑龙江、内蒙、青海等地支援边疆建设。1955年组织16-20岁城镇青年1200
余人,到黑龙江省萝北县垦荒落户,后来由于生活困难多数又陆续迁回。1956年组
织涞水、阜平、蠡县、博野等地居民2400余户13000余人,到内蒙和青海落户。其
中,将800余户4000名回民迁往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由于生
产生活条件较差,绝大部分陆续迁回;将1200余户6000余人迁往内蒙古临河、五原、
狼山、乌拉特旗等地落户,绝大部分定居当地。
  水库移民:修建岳城、潘家口、岗南、王快等大中型水库,移民总量达37万余
人,多数安置在省内,少数迁移到外省。修建岳城水库时,由磁县迁移到河南省新
乡、安阳、郑州、洛阳等地700余人;修建岗南水库时,由平山县迁移到山西省太原、
榆次等地177人;修建王快水库时,由阜平县迁移到山西省太原、大同等地1420人;
修建潘家口水库时,由迁西县迁移到辽宁省大洼县609人。这些水库移民中的一部
分,由于安置条件差,后来陆续返回者达30-7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7年以来,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构成了省际人口迁
移的一项新内容。全省共接收安置外省市知识青年72945人,其中来自天津市的
42216人,来自北京市的10826人,来自其它省市的19903人。同时,河北省知识青
年下乡到外省、区的12377人,其中多数到黑龙江和内蒙古两个建设兵团。这批知
识青年到1982年末,基本上又陆续返回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