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龄别死亡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221&run=13

  年龄别死亡率,对人口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均有一定影响。例如,婴儿死亡
对人口自然增长率有直接影响,更会影响到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学龄前儿
童死亡,家庭和国家已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一定经济代价;青少年死亡,家庭和国
家损失最大,因为社会已为其付出了比学龄前儿童更多的代价,而他们对社会尚未
做出贡献。年龄别死亡率及其变动,是人均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劳动强度大
小、劳动时间长短、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高低等诸因素的综合反映。因而它是
评价人民健康状况和与此有关的一些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
  年龄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据河北省卫生厅1977年三年死亡原因回顾调查资
料和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年龄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很大。1974-1976年三年平均
年龄别死亡率在18个年龄组中,除25-29岁组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外,其他17个年
龄组女性死亡率均低于男性。在婴幼儿童期,0岁组死亡率比较高,男女性死亡率
分别为32.21‰和25.34‰,死亡率性别比为1.27。满周岁后死亡率无论男女均大幅
度下降。男女性死亡率最低点都是10-14岁组,但男女性死亡率差异很大,男性死
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0.63‰、0.48‰,男性比女性高31.25%,
死亡率性别比为1.31。这与男孩冒险活动多、安全意识差、意外死亡高于女性有关。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步上升,45岁以后男女性死亡率皆大幅度上升,
但男性从45岁后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显著拉开。60-64岁组男女性死亡率
差异最大,男性比女性高37%。
  第三次人口普查所得到的1981年全省年龄别死亡率资料表明,在18个年龄组中,
除1-4岁组和25-29岁组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外,其他16个年龄组的死亡率男性均高
于女性。总括其死亡率的变化趋向同1974-1976年回顾调查平均死亡率基本相同。
在一般情况下,1-4岁年龄组的男性死亡率应稍高于女性,但在农村中“重男轻女”
力思想影响较深,对女性婴幼儿的抚育不够重视,而出现了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的
反常现象。两个不同时期在25-29岁组均出现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说明本年龄组
正是妇女生育的高峰期,孕期、产期发生意外机会较多。
  不同性别死亡率的年龄差异  据1974-1976年全省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和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两个不同时期的男女死亡率的年龄差异有其共同的规律:
无论男性或女性年龄别死亡率皆呈“丁”型图式。两个不同时期0岁组男女性死亡
率都比较高。从1-4岁年龄组开始,男女性死亡率均迅速下降,10-14岁年龄组均降
至最低点。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上升。到50-54岁组死亡率都超过了两
个时期总死亡率水平。55岁以后男女死亡率均明显增高,每增加一个年龄组,死亡
率则平均增高50%以上。70岁以后死亡率急剧上升,75-79岁组男性死亡率是92.20‰
,女性为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