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分布特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116&run=13

  由于市镇建制的增多,市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山东市镇人口密度有了很大提高。
1953年山东只有9座市、36座县辖镇,1988年达到30座市、491座县辖镇。境内平均
每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拥有的市和县辖镇数已由1953年的2.9座增加到1988年的
33.9座。同期全省市镇总人口密度由平均每平方公里256人提高到323.9人,市镇非
农业人口密度由1965年的平均每平方公里24.3人提高到1988年的75.3人。
  但是,由于市镇尤其是不同规模的市镇在省内地区间的分布很不平衡,导致了
市镇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第一,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胶济、京沪铁路沿线地区,沿交通干线分布的城镇
空间结构十分明显。
  1988年,全省30座城市有18座分布在铁路沿线,其中胶济铁路沿线最为集中,
青岛、济南、淄博、潍坊、青州、胶州6市,加上蓝烟线上的烟台,7市非农业人口
占全省城市非农业人口的55.6%。京沪铁路沿线次之,除济南外,德州、泰安、滕
州3市非农业人口占全省城市非农业人口的7.2%。其余8座城市分布在薛枣、兖石-
兖济-济菏、泰莱-莱新、张东等铁路线上。其他城市,或属沿海港城,或是内地公
路交通枢纽。离交通干线稍远的地区则缺乏城市,如沂蒙山区。山东城市非农业人
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既是省内地区间人口城镇化水平不同的反映,也是经济发展水
平差异的反映。
  1984年后由于建制镇的大量增设,镇人口广泛地分布在全省各地,平均每千平
方公里面积拥有的县辖镇数及其总人口数已从1961年的0.85座、0.89万人,增加到
1988年的3.19座、12.95万人。
  第二,市镇非农业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在省内大城市所辖地区中。
  1988年,济南、青岛、淄博三市所辖地区的市镇非农业人口占全省市镇非农业
人口的36.1%,其余非农业人口则散布在全省其他12个地、市中。在各市、地总人
口中,市镇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亦以上述三市为高,均在26%以上,其余市、地则
均在20%及以下,菏泽、临沂、惠民地区只占6~7%。各市、地市镇非农业人口密
度与上述市镇非农业人口比重基本一致,济南、青岛、淄博三大城市平均每平方公
里面积的市镇非农业人口在150人以上,淄博市最高,达299.5人;惠民、临沂及菏
泽等地最低,在35人以下。
  第三,中等城市较均衡地分布在地、市行政中心。
  1988年,省内10座中等城市中有7座系地市级行政中心。
  第四,小城镇分布广泛。
  1988年,全省有80个县、491个县辖镇,平均每县约6.1个镇。分布在全省各县
的小城镇,是联系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纽带,也是乡村地区小范围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