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建国后人口发展特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111&run=13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市镇人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市镇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增长。
  与1949年比较,1982年山东市镇总人口增长3.8倍,达1436万人,年均递增4.
87%,快于同期全国市镇人口的增长速度(4.02%)。市、镇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
比重达到19.2%,低于全国平均20.83%的水平。1983年后,山东市镇总人口大幅
度上升,1988年已达498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2%,市镇总人口及其占全省
总人口的比重均居全国首位。但若以市、镇非农业人口计,则仅1158.2万,占市镇
总人口的23.3%,占全省总人口的14.5%。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市镇人口的发展起伏性较大。在三年恢复时期和发展国民
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工业、交通、文教、科研等事业的蓬勃发展,除
妥善安排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口就业外,还大量地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市镇人口,
仅1956年一年,省内全民所有制职工就增加了37.08万人,其中80%以上来自农村。
1958、1959年,由于“大跃进”、“大办钢铁”等原因,市镇人口也出现较大幅度
的增长。在1949-1959年的10年间,市镇总人口净增290万人,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
重由6.6%上升到11%。1961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动员
大批市镇人口返回农村,出现了城乡间的逆向迁移,导致市镇人口的第一次大退潮。
1963年,市镇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8.4%。1963年后,随着经济的发
展,市镇人口有所增加,但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再度打乱了经济发展的正
常秩序,山东市镇人口出现第二次大退潮。由于下放城市知识青年、职工及其家属,
1970年市镇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仅7.5%,下降到1953年后的最低水平。后
经落实政策,大部分下放人员陆续返城,致使市镇人口又出现急剧增长,1972年市
镇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12.6%。1973年后市镇人口稳步增长,但直到
1981年,其在全省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仍不到15%。1982年开始,山东在大范围内实
行市管县制度,并增设了大量的市、镇建制,使市镇总人口猛增,1988年比1981年
净增3.5倍,但市镇非农业人口在市镇人口中所占比重以及在全省总人口中所占比
重均不高。
  第二,在城市人口中,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中小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不
少小城市人口规模较小,而镇人口规模较大。
  70年代中期以后,山东大城市人口比重下降,1988年已由1973年占城市非农业
人口总数的74.5%下降到43.5%。与此同时,中小城市由25.5%上升到56.5%。这
说明山东在贯彻“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
城市发展方针方面取得了成效。山东城市以非农业人口平均规模论,绝大多数年份
处在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水平上,而且部分小城市人口规模还较小,如曲阜、临清、
乐陵、诸城等,非农业人口均不足10万人。但他们是一个区域范围的交通、经济中
心或文化、旅游中心,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山东的镇不仅数量多,而且人口规模也较大。1982年镇总人口平均规模超过5
万人,其中有6座镇的人口超过10万人;非农业人口平均规模1.63万人,其中5座镇
的非农业人口规模大于5万人,超过了某些小城市的非农业人口规模。1983年后建
制镇大量增加,镇人口规模有所减小。1988年县辖镇总人口平均规模4万余人,非
农业人口平均规模仅6000余人。
  第三,城市首位度和四城市指数较小。
  1987年,山东25座城市中,非农业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济南、青岛
两市。两市均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济南市一直是省会所在地,第二、三产业都有相
当程度的发展;青岛是山东重要外贸基地,也是国内著名海港城市和旅游城市,
1949年后,工业、贸易、旅游和其他第三产业都得到很大发展,因而均吸收了较多
的非农业人口。首位城市济南市非农业人口只略多于第二位城市青岛市,城市首位
度仅1.048。山东第三大城市是淄博市,也是省内唯一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人之
间的大城市,第四位城市烟台已属中等城市,四城市指数较小,仅0.53。山东大城
市数尚少于特大城市数,城市体系等级规模未形成典型的金字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