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口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6&rec=1&run=13

  山东是人口大省,在全国人口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山东人口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人口发展阶段(公
元2年至1840年)。此间,由于残酷的封建剥削,生产力发展缓慢,加之连绵不断的
战争、天灾、疾疫等,人口正常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足,古代山东人口
呈缓慢起伏状发展。公元2年,今山东省域人口为1200余万,至1830年始突破3000
万。第二阶段为近现代人口发展阶段(1841年至1949年)。山东人口在3000万的基础
上持续平缓发展,至1949年达到4500万。第三阶段为当代人口发展阶段(1950年至
1988年)。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山东人
口在五六十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70年代以后,为了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
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大力提倡计划生育,80年代更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
国策,逐步做到使人口有计划地增长。1988年,山东人口达到8000余万。
  山东省较为确切的人口统计数字始于汉代。西汉时,今山东省域内农业生产水
平较高,手工业、商业较发达,社会安定,人口增长较快。公元2年(西汉平帝元始
二年),山东省域人口为12033889人(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
出版。以下至民国人口统计数字,除注明者外,均采用该书记载资料。),占全国
总人口的20.75%,列全国第二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8.1人,列全国之首。
人口峰值出现在公元13年(新莽始建国五年),为1241.7万人。后由于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多次发生农民起义,人口锐减。140年(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山东
省域人口826531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04%,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人。东汉时山
东人口峰值出现在188年(东汉灵帝中平五年),为1018.8万人。
  此后,每遇朝代更迭、政权转换,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战争频繁,人口
数量即大幅度削减。一旦政权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人口数量便开始逐渐回升。
  三国至西晋,山东省域人口大量减少,281年(西晋武帝太康二年)仅为1724718
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15%,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2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人口在低水平徘徊。东魏时(534-550年),山东省域人
口189698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2%,人口密度为12.32人。
  隋朝初期人口上升较快。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山东省域人口7664505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14.91%,人口密度上升为49.77人。但经隋末唐初的社
会动乱,至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人口又下降为618183人,只占全国总人口
的2.99%,人口密度仅4.01人。此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人口始又回升,713年(唐玄
宗开元元年)达到4212255人,752年(天宝十一年)达到566606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比重升至9.43%,密度达到36.79人。
  宋初在经历唐末至五代的战乱后,人口再度降至低谷。至980年(宋太宗太平兴
国五年),山东省域人口仍仅2452776人。后经200余年的发展,至1210年(宁宗嘉定
三年)增至10098176人。
  元初,129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山东省域人口下降至2237668人。元代
峰值人口仅为2602574人(出现在1351年)。终元之世,山东人口下降至百余万人。
  明王朝建立后,人口迅速增长。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山东省域人口增至
5188400人,1491年(弘治四年)为6748860人。明代人口峰值出现在1626年,为
7328034人。
  清代是山东人口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期山东人口数量猛增。山东人口经明末清
初的锐减后,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升至8529228人,1724年(雍正二年)达到
20945710人,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升至25724287人,1830年(道光十年)高达
30982059人,突破3000万。1839年(道光十九年)又达到31759772人,形成山东古代
人口发展高峰。山东近代人口即在此高起点上不断向前发展。自1840年至1850年,
山东年均人口3246万,与前10年相比,增加100万。1851年(咸丰元年)达3338万人。
1872年(同治十一年)达3522万人。此后几乎每历10年人口便增加100万,1898年(光
绪二十四年)达到37921262人。
  清代,山东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密度均有增长,但人均占有耕地减少。
从1685年到1767年,山东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均在10%以上,其中1724年高达
16.65%,列全国之首。人口密度逐年增高,1724年超过100人,1830年超过200人,
1898年高达246.24人,列全国首位。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出耕地的增长速度,致使
人均占有耕地数下降。清初实行奖励垦殖政策,耕地增加较快,由1661年(顺治十
八年)的7413万亩增至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的9252万亩,增长24.8%。但此后直
到1873年(同治十二年),耕地仍在1亿亩以内徘徊,1887年(光绪十三年)才突破1亿
亩。从1661年至1753年的92年间,山东人均占有耕地从10亩多下降至7亩多,1766
年至1887年,人均占有耕地始终在二三亩水平上徘徊。
  由于人口增长迅猛,人均占有耕地减少,再加天灾人祸,清代山东人口大量外
流。流迁的主要方向是东北三省,其次是内蒙、西北和江淮等地。流迁东北的人口
年龄构成较轻,大多是男性青壮年。大量移民省外致使山东人口数量下降。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到1911年(宣统三年),全省人口下降了数百万。
  民国时期经过审定的山东人口数字有6个:1912年3137万,1919年3323万,
1925年3488万,1928年3075万,1931年3377万,1936年3949万。从1912年到1936年,
山东人口增长800余万,其中仅1928年由于战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人口有所下降。
山东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912年为7.66%,1936年上升至8.42%;人口密度
1912年为203.7人,1936年增至256.4人,仅次于江苏,列全国第二位。从1936年至
1949年,山东总人口增长600万。
  民国时期,山东人口继续流迁东北三省,1912-1949年总计流迁1836.4万人,
其中回返山东1044.5万人,回返率为56.8%(《人口研究》1985年第6期。以下建国
前移民数字均引自此。)。历年移民数量少则20余万,多则上百万,平均每年达48
万人之多。其中1912-1925年每年约25万至40万,呈缓慢上升趋势;1926-1930年移
民数量猛增,1928年达百万以上;1931-1937年由于日本人严禁关内人进入东北,
移民数量一直在35万人左右;1938-1944年又急剧上升,1940年超过百万。移民年
龄构成仍较轻,一般在15~36岁之间,且仍以男性居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发展时期,
山东省人口也随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山东省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1949年底全省人
口4549万,仅次于四川,列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总人口的8.4%。1988年底增至
8061.3万人(8009万人)(括号内数系公安年报数。)。39年净增3512万人,相当于
1949年的73.4%。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点为1953年7月1日)总人口为4887.6万人,第
二次人口普查(时点为1964年7月1日)增至5551.9万人,增长13.5%,年均增长率1
.16%,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点为1982年7月1日)总人口剧增为7441.9万人,较1964
年增长34.1%,年均增长率为1.64%,快于前两次人口普查间的年均增长速度。
1953-1982年,山东人口增长2554.3万人,增长52.3%,平均年增长率为1.46%,
快于同期四川、江苏、河北等人口大省的增长速度。
  影响全省人口总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新中国建
立后,全省人口自然增长分为两个时期。一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自然生育期,其中
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形成两个生育高峰;1959-1961经济
困难时期,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形成自然生育时期的一个低谷。二是70年代
和80年代的计划生育时期。此期生育率逐步降低,死亡率也停留在较低水平上,人
口自然增长速度放慢。1986年以后进入第二个生育高峰期,人口自然增长呈加快的
趋势。新中国建立后人口的迁移变动也分为两个时期:一是50年代、60年代和70年
代省际间的净迁出时期,此为新中国建立前人口流迁外省的继续;二是80年代省际
间的净迁入时期,这是由于省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吸引迁出人口大量返迁所致。全省
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尽管各个时期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全省人口总量
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人口素质明显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
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全省人口预期寿命已由1949年前的35岁左右提高至1987年
的71岁。1949年后,全省人口的文化素质也有明显提高。1988年,山东拥有各种文
化程度的人数已占全省总人数的65%,大学和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都有较大幅度
的增长,文盲率有所下降。
  全省人口结构也有明显调整。由于70年代以后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计划生育
工作,人口出生率以较大幅度持续下降,山东人口已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1987
年全省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下降3.7%,15~64岁
人口上升3.1%,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上升0.7%,年龄中位数比1982年提高0.7岁。
这表明山东人口的年龄结构已变为成年型,并开始向年老型转化。但从年龄金字塔
的整体图形看,1952-1958年和1962-1971年两个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群形成两个
大的隆起,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1971年以后由于出生人口减少,形成
两个蜂腰,而1985-1988年的出生人口回升又形成一个隆起。这种畸形的年龄结构
可能使人口年龄结构在成年型和年轻型之间摇摆。这对人口再生产本身,对社会经
济的发展,对就业、教育、人民生活、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等,都将产生不利的影
响。

  1949-1988年山东省总人口数统计表
                  单位:人
┌──┬────┬──┬─────────┐
│年份│总人口 │年份│总人口      │
├──┼────┼──┼─────────┤
│1949│45490000│1970│64416515     │
├──┼────┼──┼─────────┤
│1950│46403495│1971│65686522     │
├──┼────┼──┼─────────┤
│1951│47320000│1972│66831150     │
├──┼────┼──┼─────────┤
│1952│48270000│1973│67831150     │
├──┼────┼──┼─────────┤
│1953│49235635│1974│68759676     │
├──┼────┼──┼─────────┤
│1954│50517020│1975│69714786     │
├──┼────┼──┼─────────┤
│1955│51741254│1976│70381439     │
├──┼────┼──┼─────────┤
│1956│52557015│1977│70987429     │
├──┼────┼──┼─────────┤
│1957│53728870│1978│71596215     │
├──┼────┼──┼─────────┤
│1958│54217710│1979│72315520     │
├──┼────┼──┼─────────┤
│1959│53724873│1980│72964181     │
├──┼────┼──┼─────────┤
│1960│51881276│1981│73948324     │
├──┼────┼──┼─────────┤
│1961│52654114│1982│74942494     │
├──┼────┼──┼─────────┤
│1962│54257279│1983│75635990     │
├──┼────┼──┼─────────┤
│1963│55854296│1984│76370701     │
├──┼────┼──┼─────────┤
│1964│56056973│1985│76947001     │
├──┼────┤  ├─────────┤
│1965│57107406│  │(77109388) ①│
├──┼────┼──┼─────────┤
│1966│58505549│1986│77763607     │
│  │    │  │(78180330)    │
├──┼────┼──┼─────────┤
│1967│59684504│1987│78894784     │
├──┼────┤  │(79577181)    │
│1968│60860904│  │         │
├──┼────┼──┼─────────┤
│1969│62654876│1988│80613000     │
│  │    │  │(80090000)    │
└──┴────┴──┴─────────┘

①括号内为公安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