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5&rec=287&run=13

主要采用活字排版,即采用铅、锡、锑合金铸成铅字,由工人拣字排成
书版。建国前,省内各书刊印刷厂的字架多是按康熙字典214个
部首编排的,俗称“商务字架”。1940年6月,大众日报社印刷厂排
字工人根据排报版、排书版的需要,将字架上的字作了调整,并缩小字盘上的
字格,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各书刊印刷
厂普遍将“商务字架”改进为“扇面字架”(或称“八字形字架”),另外还
推广了自动移稿和根据书稿内容改进字盘、增加连词的方法,提高了手工排字
产量。
50年代以前多用手工打纸型。打一张纸型(32开8个版面)从刷浆、
打型、烘干到查型一般需30到40分钟。50年代,全省推广铅版版面镀铜
、镀铁法,大大提高了铅版的耐印率。1965年,推广铅版镀铬法,将镀铁
版7万印提高到镀铬版25万印。1973年,山东新华印刷厂自制打纸型机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纸型质量。
1972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在山东大学化学系杜作栋教授协助下,用聚
酚氧压制成塑料印制版。1973年,用聚酚氧版在轮转机上印刷,耐印率超
过100万印,打破日本塑料版耐印率40万印的纪录。1975年,国家出
版局召开塑料版材经验交流会议,推广聚酚氧版。后因原料短缺,改用聚乙烯
制塑料版,耐印率仅达二三十万印,1982年为薄铅版代替。1985年山
东新华印刷厂采用高空排版,解决了纸型成型过程中的垫版问题,每副版的垫
版时间约节省20分钟,纸型质量也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