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5&rec=1&run=13

山东的出版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编辑、复制、发行著作物的出版活动,可
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后汉书·文苑传》记载:今山东宁阳县人刘梁“少孤贫
,卖书于市以自资”。但当时著作物的复制技术非常原始,出版业仅仅处于萌
发状态。中国出版业的真正兴起是在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之后,山东最早的雕
版印刷书籍出现于五代。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云:“王师范镇守青州,
执法不渝,至今青州犹印卖《王公判事》。”宋朝,山东刊刻出版业已初具规
模,金、元、明时期继续发展,而到清代特别是晚清,则达到鼎盛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复杂,同时孕育着重大
的社会变革,各个阶层、各派政治力量争相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从而促进了出
版业的发展。1869年至1870年(同治八、九年间),继安徽、江苏成
立官书局之后,山东地方当局成立了当时山东最大的出版发行机构——山东官
书局。清朝创办的刻坊已查到的有145家,可以确认为光绪、宣统年间创办
的就达75家。清朝创办的期刊有5种,全部创办于光绪、宣统年间。
清朝山东出版业的特点是:(一)所出图书以经书为主,总的政治倾向是
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二)翻刻翻印的书比重很大,自己组编刻印的新书较
少;(三)编、印、发尚未实行专业化分工,主要出版机构都是编、印、发的
统一体;(四)印刷方面都是采用雕版印刷技术。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出版业的发展处于错综复杂的状况。
1912年至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山东,横征暴敛,战乱频仍,阻
碍着出版业的发展,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和1921年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又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这16年,山东出版业的特点是
:图书出版处于刊刻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业过渡的阶段,雕版印刷和石印、铅印
并存,以翻刻、翻印古代典籍为主的刻坊和以出版现代读物为主的书店、书局
并存;编、印、发有了分工,专门经销图书的书店、书局发展很快,1920
年还出现了在山东推销进步书刊的第一家书店——齐鲁书社;期刊出版比较活
跃,以王尽美、邓恩铭为代表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非常
重视期刊的舆论作用,先后创办《励新》、《工人周刊》、《山东劳动周刊》
、《铁路工人》等刊物,揭露社会黑暗,传播革命思想,影响很大。
1928年至1937年,山东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地方当局血腥屠杀
共产党人,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疯狂查禁进步书刊,但同时也实行了一些发展
工商、文教事业的措施,因此出版业的发展比较迅速。这一时期,图书出版已
完成了刊刻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业的过渡,采用雕版印刷术,以翻刻、翻印古代
典籍为主的刻坊已基本淘汰,采用石印、铅印技术,以出版现代读物为主的书
店、书局已占据统治地位,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出版单位相继出
现,其中有东方书社、乡村书店、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山东省立图书馆等。
编、印、发的分工进一步发展,专门经销图书的书店、书局发展很快,10年
间达207家,是1912年至1927年的两倍,图书发行已成为出版业中
独立的部门。各书店、书局进货来源扩大,与上海、北平、天津的著名书店、
书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发行的图书品种大大增加,竞相经销与新文学运动、
新文化运动有关的书籍。这一时期,共产党人开始重视利用书店作为开展革命
工作的“根基”,1928年邓恩铭开办的青岛书店开业,1933年,共青
团员孙乐文等还在青岛办了荒岛书店。期刊发展非常迅速,新创办的期刊达3
80家,是1912年至1927年的4。5倍,这些刊物绝大部分在政治上
倾向于国民党。这一时期创办的进步刊物有《青潮》、《蔷薇》、《流砥》、
《避暑录话》等。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办的刊物已查到的有18家,这些刊物
都是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创办的,发行范围小,存在时间短,但却像暗夜中此
起彼伏的火炬,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1937年至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日伪当局推行奴化
教育摧残民族出版业,同时竭力拼凑汉奸出版业,但这种出版业受到爱国群众
唾弃。在国民党游击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省党部、苏鲁战区等机关办过《
山东公报》、《抗战文艺》、《荡寇》、《苏鲁半月刊》等10多种刊物和一
家维新书局。这些刊物和书局执行的都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寿命短
暂。1938年,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范筑先接受共产党帮助积
极抗日,使鲁西北地区抗日出版工作一度相当繁荣,但这种局面只存在了不到
一年的时间。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出版业得到发展,并对抗战
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中共中央决定:“各中央局、中央分局、
区党委、省委应用各种方法建立自己的印刷所出版地方报纸,翻印中央党报及
书籍小册子。”“坚持公开宣传马列主义,出版翻印各种关于马列主义的刊物
和书籍。”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使根据地的出版业在
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发展壮大。根据地的图书出版发行任务,1938年至19
43年主要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和各区党委机关报《大众
报》、《群众报》、《鲁中大众报》、《鲁南时报》等承担,1944年以后
,主要由山东新华书店及所属分店、支店承担。在根据地,除新闻出版单位出
书以外,党政机关、部队、群众团体等也都出版图书,8年间出版的图书已查
到的有597种。根据地出版的期刊达144种,影响较大的有《群众》、《
大众》、《山东文艺》、《山东文化》、《山东画报》、《山东医务》、《新
华文摘》、《山东教育》等。当时,根据地印刷物资和技术人员极为缺乏,但
书店、报社、机关、部队仍想尽办法创办书刊印刷厂。各印刷厂克服了在敌后
游击战争环境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胜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根据地出版业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宣传马列主义、
党的方针政策和抗日军民英雄业迹为主要任务,植根于群众之中,受到人民群
众的热诚支持和欢迎。
1946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一方面竭力查禁进步
书刊,一方面直接插手和利用书刊的出版和发行维护其统治。抗战胜利后不久
,三青团在济南办起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了《行宪十大法规》等书,鼓吹国
民党的所谓“宪政”。中统特务组织在济南开办正中书局济南分局、建国书店
山东分店,大量销售《西安半月事变记》、《陕北见闻》、《我选择了自由》
、《中国之命运》等为国民党“戡乱救国”方针服务的书籍。共产党人和进步
人士则积极利用进步书刊的出版发行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动员人民群众为建
立新中国而斗争。1946年中共青岛地下特支创办友联书店,出售《论联合
政府》、《李有才板话》、《铁流》、《窃国大盗袁世凯》等革命书籍。《青
年人》、《青岛文艺》、《小朋友十日刊》等比较有名的进步刊物也相继创办
。《青年人》半月刊在《献词》中热情号召:“起来吧,朋友!……要用我们
自己的手在这荆棘的荒野上建起我们的田园。”由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及其在
军事上的失利,经济上的萧条,到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出版业已凋
谢不堪。与此相反,解放区的出版业则沿着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开辟的道路继
续发展。作为出版业主力军的新华书店发展很快,至1949年8月,除华东
新华书店总店外,已有分店、支店130个,在整个解放区形成了出版发行网
络。这一时期,解放区共出版图书2538种,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出书种
数的4倍。新创办的期刊达117种,主要有《军政周报》、《文化翻身》、
《支前导报》、《华东前线》、《前卫画报》、《山东青年》等。
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版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战争,而且为
建国后山东和全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干部,积累了经验。
1948年9月济南解放。1949年2月华东新华书店总店由临朐迁到
济南,10月改称新华书店山东总分店,继续担负全省图书出版、印刷、发行
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进入创建社会主义出版业的新时期。195
0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新闻出版处,对全省出版、印刷、发行实行
统一领导。1951年1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的决定,新华书店山
东总分店改组为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新华印刷厂和新华书店山东总分店。出
版、印刷、发行实行专业化,分工合作,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
从建国初到1956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为人民大众的利益服
务”的出版方针指引下,山东出版事业得到稳步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把出版
政治读物作为出书重点,同时适当出版文教、科技、文艺、美术等类图书,供
工农群众、基层干部和小学教师阅读。1956年出书520种、5088万
册(张),比1951年分别增长76%和48%。当时山东新华印刷厂年生
产能力仅8。85万令,远不能满足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在济南和青岛
陆续发展了10多家印刷厂作为兼印书刊印刷厂。省新华书店改为图书发行管
理机构后,加强了市、地、县书店和农村发行点的建设,1956年全省国营
书店122家,发行网点达2019处,并且完成了对私营书店的社会主义改
造,形成了统一的社会主义图书市场。
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
56年4月,文化部召开出版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地方出版社要贯彻“为
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和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的方针”(1958年又
增加“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简称“三为三化”方针)。为了贯彻上述方针,
山东人民出版社着重出版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内容深入浅出,形式生动活泼
的通俗读物,特别是政治读物,同时开始重视学术著作的出版。
1957年下半年,山东出版部门在反右派斗争中犯了扩大化的错误,严
重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出版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1958年5月,山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成立,出版、印刷、发行合为一
家。局临时党组响应中共山东省委第六次宣传工作会议发出的“全线出击,开
展竞赛,奋战百日,赶上形势”的号召,制定了“百日奋战”计划,开始了出
版工作“大跃进”。济南、淄博、昌潍、聊城等市地和寿张县先后成立人民出
版社,竞相出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大抓会议材料”、“大抓领导部门”、“
大抓群众创作”,一年出书912种,创建国以后年度出书种数最高记录。出
版工作盲目发展,出版的图书粗制滥造,质量下降。与此同时,省、市、地、
县还创办了一些配合“大跃进”的期刊,图书发行也大放“卫星”,盲目进货
,造成亏损。
1959年,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着重提高质量,避免粗制滥造现象”的
指示精神,省出版局提出了“整顿巩固,提高质量”的口号,开展了以提高质
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狠抓重点书和向建国十周年献礼书的出版,带动出
版、印刷、发行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当年出版《山东民间剪纸》、《山东民
间木版年画》等重点书、献礼书39种,创建国10年来图书出版质量最高水
平。1960年,省出版局开始对全省出版业进行全面整顿:撤销地县新办出
版社;压缩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出书品种和数量,着重提高质量;责令未经登记
的刊物一律停办;整顿图书发行网点,停办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书店;筹建新
的书刊印刷厂,缩短出版周期。整顿取得了良好效果,1961年至1963
年出版的一批文史古籍和学术著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1964年9月,山东
德州印刷厂、昌潍大众报印刷厂、莱阳印刷厂、临沂印刷厂由轻工系统划归省
出版局领导,书刊印刷力量加强,书刊印刷质量明显提高,山东出版工作全面
好转。
1966年6月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山东的出版事业遭到严重
破坏。绝大多数出版物被批判、停售、报废和销毁,出版机构长期瘫痪,大批
编辑人员被下放农村或遣散,其中有四年时间停止本版图书的出版,期刊几乎
全部停办。但书刊印刷厂却因大量印刷毛泽东著作和领袖像而有所发展,最多
时达50多家(含兼印书刊印刷厂)。由于书刊出版总任务的减少,“文化大
革命”后期,书刊印刷厂的产量连年下降,企业一度出现亏损。图书发行由于
开展毛泽东著作“人手一册,普及到户”的运动,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结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出版工作开
始了历史性的大转折。出版系统在认真总结长期执行“地方化、通俗化、群众
化”出版方针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出书原则
。1979年11月,国家出版局正式把这个出书原则确定为地方出版社的工
作方针。这一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大大激发了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山东各出版社正确处理为本省服务与为全国服务的关系、出版通俗读物
与出版学术著作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开辟出书新领域,多学
科、多层次、系列配套出书,出书的路子越走越宽。在此期间,山东省出版局
、山东人民出版社还着重进行了体制改革,先后在所属各编辑室的基础上,组
建了8个独立的专业出版社,同时还支持有关单位成立了山东地图出版社、山
东大学出版社,壮大了出版队伍。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
山东出版系统认真学习并贯彻了这一决定精神。在出版工作中坚持“为人民服
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将思想性、革命性、知识性、科学性、群
众性和计划性作为衡量出版方向正确与否和图书质量高低的标准,并把提高图
书整体质量作为贯彻出版方针的核心,要求各出版社在“新”、“深”、“准
”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出版工作的宣传职能、教育职能、传递职能和优选职能
。各专业出版社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不断优化选题,调整出书结构,强化“阵
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陆续出版了一批全
集、文集、丛书、套书及其他优秀图书,山东出版部门的声誉逐步提高。
1984年7月,山东省出版总社成立,为改善出版经营机制,形成集团
整体竞争优势,省出版总社加快了改革步伐:向二级单位下放部分人权、财权
、业务管理权,发挥其自主经营的积极性;推行各种形式的岗位责任制和经济
承包责任制;实行有奖有罚的协调合同制,把编、印、发、供联接成出版工作
一条龙;实行内部集资,加快印刷厂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印刷厂推行厂长
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为解决图书订数萎缩问题,省新华书店实行对基层
书店层层让利政策,并同8家专业出版社签署了《关于图书多种购销形式的试
行意见》。
十年改革,山东出版工作获得长足发展,到1987年,山东已形成配套
成龙的完整的出版体系,可以出版适应各部门、各学科、各阶层读者需要的书
刊,成为山东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全省出版社已有12家,
并在14个地市设有出版分社或出版科。正式期刊达170多种。山东省出版
总社是山东省出版业的主力军,已成为由30多个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组成,
集编、印、发、供、管、外贸及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出版事业集团,是
一个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
1977年至1987年共出版各类图书8519种,30多亿册(张)
,分别超过前27年出版的图书种数和印数的总和。期刊种数增长4。5倍。
书刊出版品种多,质量高,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有483种图书获各种奖5
86个,有1589种图书打入国际市场,许多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书刊印刷厂不断扩大,印刷技术正在向现代化迅速迈进。省出版总社直属
5家专业书刊印刷厂,1987年有职工3983人,各种生产设备221台
(套)。全省还有54家具有一定规模、常年承印书刊的兼印书刊印刷厂。1
980年以后,各印刷厂不断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原来的照像制版和手工
制版已被电子分色取代,激光照排和胶印印刷比重逐年扩大,印刷生产能力增
长较快。1987年,文字排版(包括照排)达2。38亿字,铅印为101
万纸令,胶印为78。6万对开色令。图书出版周期缩短到160天。书籍装
帧工艺和印刷质量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图书发行渠道畅通,网点布局合理。国营新华书店及其所属售书店由19
78年的350处发展到1987年的803处,同时,还发展了1274处
供销社售书点,461处集体书店,336处个体书店,2370多个书摊。
各出版社也都开展了自办发行业务,有的出版社已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鲁版图
书特约经销处。全省以新华书店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
销形式的图书发行网基本形成,较好地满足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读者购书的
需要。1987年全省图书销售金额为2。5亿元,比1978年(5510
。8万元)增长了3。6倍。
山东出版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与不断变化着的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出版书刊的整体质量还
不够高,编辑、印刷、发行的手段还不够现代化,出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尽快缩短与
先进省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山东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类
文化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第一篇书刊出版山东的图书出版,清代、民国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三个时期各不相同。清代出版机构编、印、发尚未实行
明确的专业分工。民国时期,发行业、书刊印刷业已成为独立行业,但以编为
主的出版社尚未大量出现,编辑工作一般都附属于书局和印刷局。新中国成立
后,编、印、发实行了专业分工,出版社成了以编为主的部门。清代和民国时
期对图书出版都控制极严,但图书出版权并不专属出版机构,政府机关、新闻
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寺院,乃至个人都可出书。新中国成立后,只有经过政
府批准成立的出版社才有出版权。清代和民国时期专业出版机构和出过书的非
专业出版机构很多,但出书的种数、印数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机构较少
,但出书的种数和每种书的印数则是清代和民国所无法比拟的。至于书籍的整
体水平,清代、民国和建国后更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