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研究课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4&rec=321&run=13

《大众日报》创刊不久,第一任总编辑匡亚明就根据当时的需要,从其所
带的一本英文版《列宁的生活》中选译了列宁创办《火花报》的有关章节,以
《列宁与<火花报>》为题在《大众日报》上连载,作为指导办报的依据。1
940年4月10日,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成立,推举李竹如为理事长
。在他的倡导下,1940年7月19日,在《大众日报》第四版创办《报人
》专刊,到1941年10月16日,先后出版12期。许多新闻界人士在专
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对如何办好共产党和人民的报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942年到1944年整顿“三风”期间,大众日报编辑部根据中共中
央宣传部《改造党报的通知》精神和刘少奇同志来山东检查指导工作时对《大
众日报》的指示,对报纸认真进行了改造,强调报纸要面向实际,面向群众,
反映实际,指导实际——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真正做到代表党委指导各地
工作,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大力开展通讯员工作,贯彻“全党办报”、“
群众办报”的方针,加强报纸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为了使报纸扎根到人民群众当中去,也为了使报纸编辑部能够有一个比较
安定的环境和条件,以便系统研究问题,经山东分局决定,大众日报编辑部和
秘书处于1942年春,离开分局机关到莒南县农村,改变了过去一直随省级
领导机关到处“打游击”的状况。在编辑工作上,《大众日报》进行了许多改
革,一是针对报纸上的差错比较多,突出地强调了报纸宣传是一项严肃的政治
工作,提出编辑“要一字一句都必须对党和人民负责”,研究制定了消灭差错
的办法。二是加强编辑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每期报纸要有一个明确的宣传
中心和重点,克服过去宣传报道中轻重缓急不分和本末倒置的毛病。三是强调
编辑工作要转变作风,加强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在稿件选择和版面安排上
,要面向实际,面向群众,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克服
关门办报和单纯技术观点。四是加强言论工作。强调要首先集中写好具有普遍
指导性的重要社论和评论。五是整顿改进文风,强调对稿件要实行精编,提倡
短小、活泼、通俗、有用。
1943年至1944年期间,《大众日报》在宣传报道上提出“群众写
”、“写群众”的口号,力求通俗化、大众化。在通讯员中提倡“做什么写什
么”、“怎么做就怎么写”的报道方法,使“群众写”、“写群众”具体化,
调动了通讯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些区党委机关报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更大,
《鲁中大众》报的编辑方针是“通俗化,地方化,画要多,字要大”,该报总
编辑宫达非亲自写了一本《大众化编辑工作》小册子,专门探讨地方报纸“怎
样写群众的思想、群众的感情”;“怎样运用大众化的语言”;“怎样编新闻
的地方性”等等。在编报中,编辑们巧妙地把鲁中地区方言与普通用语溶为一
体,成为一种读起来顺口、一听就懂的大众化语言。另外,在报纸上还开辟“
庄户老师”栏目,帮助读者识字解意。《烟台日报》时事编辑吴更生以章
回小说的形式,编写时事评述《乱弹集》39回,系统地评介抗日战争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张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假和平真内
战的丑恶面目。由于深入浅出,通俗系统,很受读者欢迎。建国后,《农村大
众》报和一些市地报继承过去党报的优良传统,对通俗化进一步作了一些有益
地探索和尝试。《农村大众》创刊两年之后,即出版了《通俗化编辑工作初步
总结》。该报由于坚持编辑方针通俗化不辍,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大
众化,通俗化,口语化;文章开门见山,短小精悍;用事实说话,自己教育自
己。
1946年4、5月间,《大众日报》由4开4版改为对开4版,报纸进
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适应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大众日报》从1946年
春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业务总结,持续近一年。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分社(
后为新华社华东总分社)编委会专门创办了一个内部不定期出版的铅印刊物《
新闻业务》,刊登各部门的业务总结材料,从1947年1月至1948年9
月,先后出了5辑。在第一辑上发表了匡亚明在全社工作人员大会上作的《纪
念九·一记者节,把大众日报工作提高一步》的报告,陈冰写的《报纸宣传与
实际情况相结合》,吴建写的《编辑业务谈》。这3篇文章,着重从理论和实
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报纸宣传和报纸工作中的一些根本原则问题
,概括地总结了《大众日报》创刊以来的经验教训。以后的几辑,则发表了一
些部门工作的专题业务研究材料,如《怎样编写军事新闻》、《漫谈典型报道
》、《标题要简短》、《谈谈时事版》、《我们怎样打开了开展研究工作的大
门》、《机关通讯工作的几点经验》、《怎样熟悉通讯员进行业务教育》、《
新闻稿件中如何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这次系统业务工作总结,是大众日
报社和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项重大业务建设,对
于报纸宣传、报社各项工作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1949年4月,《大众日报》进入济南后,报纸的宣传报道任务发生了
重大转变,由过去主要反映战争、土地改革和政治斗争转移到主要反映管理和
建设城市、恢复和发展生产等方面,读者对象扩大了,要求面向广大读者,包
括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报纸的内容和工作方法
也都需要加以改变。为统一大家的认识,大众日报社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领
导下,又一次系统学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有关文件,明确树立全心全
意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发展生产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全党办报的方针,广泛
开展工人通讯员运动,加强了报纸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打下了《大众日报》城
市办报的基础,坚持了报纸的正确方向。
1950年以后,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的指示,
在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组织下,大众日报社同全国其他报社一起,先后多次
组织编辑、记者和其他有关人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苏联报纸刊物的经验。1
950年秋,大众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包之静,参加了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
者协会组织的中国第一个新闻工作代表团,赴苏联参观访问考察了一个多月。
包之静访苏回国后,向编辑部的全体干部和省暨济南市新闻界作了关于学习苏
联报刊工作经验的专题报告。以后又三次组织干部比较系统地学习苏联报刊工
作经验,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分清了无产阶级新闻学与资产阶级新闻学
之间的根本区别,清除了对党报工作的一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克服了盲目
性,进一步端正了报纸的方向。但是,这一时期在学习苏联报刊工作经验中也
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没有把学习苏联报刊工作经验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地
结合起来,没有与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报刊工作经验(包括在民主主义革命
期间的一切革命的、进步的报刊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存有相当严重的片面
性和教条主义。
1951年,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了报纸的
性质和任务。会议指出:各级党委机关报要努力成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
传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政策和决议的重要基地
,成为反对一切脱离党的总路线的倾向和与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的重要武器。
为贯彻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报纸宣传工作的思想性,大众日报
编委会组织全体编辑、记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加强报纸思想性的学习。前
后历时两个多月,在认真学习文件的基础上,检查总结了过去的工作,然后围
绕如何加强报纸思想性,改进报纸宣传和编辑部的工作,展开群众性的讨论和
研究,制订了报纸改进方案。通过学习认识到,思想性是党报工作的基本属性
。报纸在一切宣传报道中都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
点和方法为指导,用它来分析、说明、批判、指导实际生活和斗争,并通过党
的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宣传和体现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在报纸宣传中,要始终注意坚持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
作风,既要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脱离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忽视和轻视理论作用的经验主义。针对报纸宣传工作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大众日报编委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和加强了报纸的思想性

1956年1月至1957年6月,大众日报通过贯彻“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方针,深入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了编辑、记者和其他业务干部、工人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政治生活上的民主和业务建设中的自由讨论风气空前活跃。为推动报纸
宣传报道的改革,培养造就更多的人才,以适应急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需要,大众日报社从各部门抽调选派一部分同志分别到中央高级党校、省
委中级党校、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进修,进行系统的理论和新
闻知识的学习;组织人员到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和兄弟省、市报社参观访
问;成立报纸业务改革领导小组,领导报纸业务改革;在编辑、记者中开展业
务讨论,发动人人出谋献策,集思广益,总编辑办公室专门编辑出版了《大众
日报通讯》、《业务生活》、《检查汇报》3个内部业务刊物,作为大家发表
意见的园地。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就报纸性质、地位、任务、作用、新闻的
特点和规律、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党委对报纸的领导、编委会的领导思想与工
作作风、编辑部的组织和分工、记者与当地党委的关系、报纸的内容和编排形
式、批评和自我批评、报社的经营管理、编辑部和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和印刷厂
的关系、报纸与实际工作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大胆探索。整个报
社出现了蓬勃向上、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但是,由于1957年夏天开展的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这个可喜的局面不幸夭折。
1960年下半年,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宣传报道中的严重错误进行了系统检查和总结,批评了一些“左”的错
误观点和作法,强调要按报纸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办事。《大众日报》在提
高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放手发动群众,讨论制定报纸工作的改革措施和改
进方案。1962年12月25日,《大众日报改进方案》和《大众日报工作
规范》正式出台。这两个文件内容比较广泛、全面,计分:性质和任务、内容
和编辑方针、报纸风格、理论宣传、经济宣传、政治活动宣传、文化教育科学
体育卫生宣传、国际国内形势宣传、言论、新闻报道、专刊专栏、批评和自我
批评、编辑校对工作、记者工作、通讯工作、读者来信来访、图书资料工作、
稿件的处理和审查、广告印刷和发行、行政管理、干部培养、编辑部的组织领
导等22章,共70条,涉及到报纸宣传和报社内部各项业务建设的方方面面
。《方案》、《规范》的制定,不仅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明确了报纸改革的方
向要求,而且推动了报纸宣传报道和报社各项业务建设走向正轨。从1963
年至1965年冬这段时间,《大众日报》在宣传贯彻国民经济“八字”方针
和宣传报道新人新事都比较突出,报纸宣传内容、编排形式、印刷质量都有很
大改进和提高。在这期间,山东省各地报纸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也进行了认
真总结,报纸宣传和业务建设都有了新的起色。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大众日报》在拨乱反正、新闻改革和动乱后总结
报纸工作经验的各个阶段,都积极组织编辑、记者和经营管理等业务干部学习
党的新闻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新闻改革的新路。从1976年至1981年
,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在新闻领域里拨乱反正,肃清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的流毒和影响,批判他们利用报纸和新闻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篡改报纸
和新闻事业的方向,肆意破坏践踏党报工作原则和优良传统,打击迫害新闻工
作干部,腐蚀新闻队伍等罪恶行径;探讨报纸和新闻工作是不是“阶级斗争的
工具”,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新闻的真实性和指导性,新闻价值等。从19
82年至1988年,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新闻改革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如:新闻规律问题,党报的功能问题,怎样搞活经济宣传,怎样加强和改进科
技、教育宣传,怎样办成一张开放型、信息型、服务型的报纸等问题,进行了
一系列探讨和研究。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新闻业务研究主要是学习江泽
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总结经验,围绕坚持报纸的党性原
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继续探讨研究办好报纸,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
务。
1986年5月,大众日报编辑部制订《关于报纸特色业务专题讨论计划
》,要求编辑、记者通过参加这一讨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对办出
报纸特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力求把《大众日报》办成一张有特色的报
纸。1986年10月,编辑部又召开部分同志参加的报纸特色问题座谈会,
对这一问题再次展开热烈讨论。新闻研究所在《业务快报》上开辟《办出报纸
特色笔谈》专栏,先后发表由各业务部门编辑、记者写的21篇文章,从各个
不同的业务侧面就如何办出报纸特色各抒己见,交流经验。这两次关于报纸特
色的讨论,不仅对当时报纸宣传报道起了推动作用,而且活跃了编辑部的业务
研究空气。
参加1985年《大众日报》报史座谈会的全体老同志合影
大众日报社三位老社长刘导生、匡亚明、陈沂在与当年的老房东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