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通讯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4&rec=316&run=13

1951年1月,大众日报社和农村大众报社联合召开全省通讯工作会议
,讨论制定《1951年群众工作方案》,大力开展通联工作,自上而下地对
各个系统的通讯组织进行了整顿和提高,通讯员队伍有了迅速发展。大众日报
工业组,首先在济南、淄博、徐州3个工矿地区较普遍地开展了工人通讯员工
作,在济南经常举办工人通讯员座谈会、通讯员讲座,大力培养工人通讯员。
农业组除对原有各级通讯组织进行整顿外,还重点发展了一批有一定文化水平
的农业劳动模范作为农民通讯员,加强与地、县委通讯干事和新闻秘书的经常
联系。此外,编辑部各个组还特约了一部分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较高的党、政
负责人和各方面专家作为报纸的特约记者和特约撰稿人。到1952年底,《
大众日报》已拥有90多名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3000余名通讯员。各
地来稿比过去增加了一倍,每月平均达到4千多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通讯报道工作有了很大发展。为适应这一
形势,《大众日报》的通联工作,除在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定额管理外,又
采取了4条措施:
一、举办培训班。过去《大众日报》举办通讯员学习班,多是在编辑部内
部由报社举办;后来多是按地区与各地市联合举办,报社组织人员讲课,并提
供教材。到1990年,已先后在德州、临沂、聊城、菏泽、烟台、东营、枣
庄等地市办了7期,参加学习的通讯员达2000余人。
二、向通讯员提供系统的学习教材。过去,《大众日报》向通讯员提供的
学习刊物是《青年记者》和《大众日报通讯》,是综合性学习读物。为适应全
省通讯员队伍变化大,新增人员多的情况,报社群众工作部从1980年开始
,为通讯员编了三本书,即《新闻采访写作知识》、《新闻写作纵横谈》、《
通讯写作杂谈》,共38万多字。
三、开展新闻报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据1978年到19
82年5年统计,评出先进集体424个(次),先进个人2507人(次)

四、为交流经验,推动通讯工作的开展,群众工作部从1986年开始,
创办了《通讯往来》,及时向各地新闻科和通讯员提供信息,介绍经验,受到
欢迎。
在建国前后,各区党委、地委、县委报纸的通联工作也各有特色。他们对
通联工作的一些共同做法是:
一、书信联系通讯员。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通讯员一般是提出报道要
求,约写稿件;对于水平较低的工农通讯员则着重指导写作,并且帮助提高思
想觉悟以至帮助解决一些切身的问题。如胶东《大众报》通讯员王秉亭原来识
字不多,为了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大众报》通联科在1948至1949年
间,共寄给王秉亭亲笔信、退稿信、油印信和报道提示等100多件,其中现
存的16件亲笔信约两万字,为当时报社工农通讯组的李志所写。这16件亲
笔信,大多数谈写作问题,少数既谈写作,也谈思想、生活问题。例如194
8年4月20日给王秉亭的信,回答有关政策和村里工作的7个问题,谈了关
于写稿的5个问题,又解释了9个字和词汇,全文共3000多字。王秉亭得
到帮助、指导,不仅积极写稿,还向报社推荐了工农通讯员50多人。全国解
放后,王秉亭调新闻单位工作。他继承发扬了党报通联工作的优良传统,一直
勤恳地在新闻单位做通联工作,发现培养了许多写稿人才。
二、出版通讯刊物,辅导写作。抗战初期,一些报社经常在报纸上发表编
辑、记者撰写的指导新闻写作的文章。后来,随着通联机构的建立和健全,《
滨海农村》、《渤海日报》、《烟台日报》、《鲁中南报》、《民兵》等报社
编发了专门指导通讯员写作的《通讯工作》、《新闻写作指南》等小册子,并
在报纸上开辟《工农园地》、《战士园地》、《工农干部习作》等专刊、专栏
,介绍新闻知识,交流采访、写作经验。
三、发布报道要点。战争年代环境动荡,报社与通讯员联系不便,有的报
社便经常在报上发布报道要点,而且提示较详。如1948年1月28日,《
鲁南时报》在报耳刊登启事,请各县站通讯员增加下列各项报道:(一)生产
备荒是目前中心工作,要大力报道……(二)报道具体执行八项禁令(禁止大
吃大喝、禁止摊派等)的情形和实例。对于艰苦朴素、省吃俭用的优良作风,
应予以表扬(从一人一事写起),对于违反禁令、铺张形式、贪污浪费的事实
应予揭发。
四、开展通讯竞赛。《烟台日报》定期公布各地来稿统计,不定期表彰奖
励先进报道组和模范通讯员。《鲁中大众》不惜版面介绍各地开展通讯工作的
经验,并对一些重视通讯工作的区分站干部在报纸上进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