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通联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4&rec=315&run=13

大众日报社于1940年冬成立通讯部,
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系统,在省级机关和部分县以上单位发展通讯员。19
42年3月,成立通讯联络科,专门负责对各地通讯员的联系和管理,大力开
展报纸群众工作,有计划地发展通讯员,建立通讯报道网。
为了发展农民通讯队伍,大众日报编辑部派编辑黄秀珍到沂南县岸堤区农
村开展群众工作。她从帮助办冬学和妇女识字班入手,教农民识字、学文化,
从中发现积极分子,发展培养农民通讯员,建立通讯读报小组。经过两年多的
艰苦工作,发展了近200名农民通讯员,成立了以区为单位的农民通讯大队
,后来又发展成为沂南县通讯联络站,开创了鲁中地区农民通讯运动的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众日报社在新形势下开展和加强了特约通讯员工作,
先后聘请一批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宣传干部担任报纸特约通讯员。到194
7年,大众日报社在鲁中、鲁南和滨海3个地区发展400多名特约通讯员。
这些特约通讯员大多是地、县委负责干部,既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
定文字写作水平,成为全党办报的骨干力量。
1949年5月,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总分社建立城市和农村两个通
讯科。城市通讯科设工业、文教、财政金融和省直机关4个组。各组分别按产
业系统,有计划地发展培养通讯员,建立通讯报道组织。城市通讯科负责与各
系统通讯员联系,组织采访报道,并向新华社山东总分社广播编辑科和大众日
报编辑部发稿。农村通讯科负责与各地农村特约通讯员联系,下设鲁中南、胶
东、渤海和昌潍新区等4个组。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众日报社的通联机构有过多次变化,有时
编通合一,有时编通分开,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是按地区、行业或系统,固
定专人负责和通讯员联系,对通讯员来稿实行登记,建立档案,对通讯员来稿
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维护通讯员的利益和权利。如1977年《大众日报编辑
部工作意见》中,对通联工作就规定:(一)及时准确地向报道组和通讯员传
达报道意图,保质保量地完成组稿任务。(二)通联对自己分管的地区要做到
人熟、地熟、情况熟,及时掌握地区新情况,新动向,每周研究一次情况,重
要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三)加强对工、农、财、文各条战线的劳模和先进
单位的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希望、建议和要求。(四)认真处理来信
来稿,做到不积压,不丢失,重要稿件及时提出准确处理意见。(五)建立通
讯员来稿档案,每个通联编辑要选择一个县或厂矿企业作为通讯工作基点。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各区党委机关报也都很重视通联工作,设
有机构、配备专人办理此事。
全国解放以后,各市地县党委机关报、专业报、企业报等继承全党办报、
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通联工作做得更加扎实、自觉,通讯队伍更加壮大。到
1990年底,全省各类报纸通讯员约有近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