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评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4&rec=290&run=13

山东早期报纸不甚重视信息反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报
纸、全国解放以后创办的报纸,由于性质的改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其办
报的根本方针,所以十分重视信息反馈,听取各方面对报纸的意见。评报就是
集中各方面意见的好形式。
《大众日报》创办50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评报活动。战争时期,尽管
环境恶劣,条件很差,但也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听取社内社外的意见,以改进
报纸工作。建国以后,随着条件的改善,评报活动有了新的发展:(一)把读
报、评报、用报和写稿、反映情况,作为通讯员的三大任务,以调动他们参加
评报的积极性;(二)在报纸上开辟《读者评报》、《编读往来》、《编者·
读者·作者》等专栏,作为刊登群众评报、读报的园地;(三)在报社内部建
立评报栏,鼓励大家对报纸评头论足;有时还把读者评报的来信,张贴在评报
栏上。
1962年7月,《大众日报》内部开展了好稿评选。评出的好稿,通报
表扬,并在《青年记者》上加以选登。1985年6月,为了推动评报活动深
入开展,《大众日报》又制定了《奖励好稿的试行规定》,向获奖作者颁发奖
励稿费。规定:凡中央级报纸转载的;省委领导表扬的,读者表扬、推荐的,
内部推荐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明显作用的稿件,均可参与评奖。1986年
5月16日,报社总结过去的经验,正式制定《关于开展评报工作的几点意见
》,对编辑部各业务部室、驻各市地记者站,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如何发动
广大读者评报也提出了具体措施。从此,《大众日报》的评报活动,纳入编辑
部的议事日程,进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每星期五下午,各业务部室拿出
一定时间,对一周报纸的宣传报道进行评论,并写成书面意见,送总编辑办公
室编辑的《业务快报》上发表。1987年8月20日,为了适应评报活动的
开展,编辑部专门创办《评报周刊》,由新闻研究所主办,8开4版。以选登
评报意见为主,适量刊登编采人员结合评报写的探讨新闻业务的短文,并配发
少量新闻界信息、外报宣传报道动态等。
评报推动了报纸的改进。如会议报道是个老大难问题,想改革却又顾虑重
重。在广大读者的强烈批评下,大众日报编辑部于1989年5月制订《改进
会议报道的意见》,并报请省委办公厅予以转发,大煞了会议报道太多、太长
、太滥之风。再如,有一段时间《齐鲁晚报》差错较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原稿
字迹了草。《评报周刊》披露了这一情况,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把好差错第一
关》,在编辑部引起很大反响,《齐鲁晚报》制订了《关于消灭报纸差错的规
定》,记者部也向全体记者提出“不仅要写好稿,还要写好字,坚决杜绝原稿
差错,维护报纸宣传的严肃性”。
为了从宏观上了解各界领导层对报纸的看法,1987年9月21日,大
众日报社邀请省和济南市领导机关负责人、教授、学者评论《大众日报》。这
次评报别开生面,与会人员不仅评《大众日报》,还翻阅了8月10日的天津
、辽宁、山西、四川、湖南五家省市报纸,与同一天的《大众日报》作比较。
既肯定成绩,也指出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各市地报纸、专业报也对评报十分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评报活动。
《济南日报》把组织读者评报作为经常性的工作,从社会上聘请了10名群众
评报员,报社定期(按月或季)召集评报员交流情况。评报意见(有评报员的
,也有读者直接写给报社的)由群众工作部编印成《群众评报》(不定期),
分发编辑部各部室参考。
《潍坊日报》聘请两名曾在理论宣传部门工作多年、文字功底扎实、热爱
新闻工作的离休干部,担任社会检查员,逐期检查报纸版面差错,提出建议或
意见,还及时向报社反映读者的建议和要求。
《莱钢报》从1980年开始,坚持内部评报制度。开始每周评一次,后
改为每月评一次。这项活动对于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报纸质量起了重要
作用。1986年,《新闻战线》第8期介绍了《莱钢报》内部评报的情况。

《淄博日报》则采取征文的形式,发动读者给报纸提意见。从1989年
4月10日到7月10日,共收到来稿332篇,从中选取了53篇,分14
期在《我看淄博日报》征文专栏内刊登。征文作者满怀关怀、爱护之情,对《
淄博日报》从报纸的编辑、排版、印刷、自办发行,到编采人员的思想作风、
业务水平,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