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艺类节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3&rec=98&run=13

  50年代建站初期,农民把广播喇叭称为“戏匣子”,农民文化娱乐生活
主要是听有线广播。建国初期播出的优秀革命歌曲《解放区的天》、《歌唱祖
国》、《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优秀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
卫队》等,优秀地方戏曲《李二嫂改嫁》、《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都是通过有线广播传进农村千家万户的。《教唱革命歌曲》是当时最受欢迎的
节目,《小说连续广播》是老年农民最喜爱的节目。“文化大革命”期间,文
艺节目大部分被禁止播出。1980年,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重新对有线
广播的文艺节目提出具体要求:“文艺性节目以播送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
戏曲、歌曲为主,兼顾其他文艺形式。适当增加文艺节目比例,以满足农民群
众收听文艺节目的需要。”此后,各县有线台、站普遍增加了文艺品种和播出
时间,文艺节目的播出时间一般占整个播出时间的一半。各台、站还注意发挥
地方优势,设法录制当地农民喜爱的地方戏曲,如高密县有线广播电台录制的
茂腔、淄川广播站录制的五音戏、临沂广播站录制的柳琴戏等乡音乡曲,尤为
当地农民所欢迎。
  县级有线广播台、站文艺节目还推动了当地的文艺创作,挖掘了一批宝贵
的民间文艺素材。临沭县广播站从1983年开始,以当地发生的故事为素材
,编播了广播剧《假如你是个女的》、《美不美》等,反映了山乡风情,回答
了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该站在《星期天文艺欣赏》节目里播出的近百篇
文艺作品,均出于该县业余作者之手。夏津县是有名的民歌之乡,县站文艺编
辑下乡挖掘了《夏津小调》、《四根弦》、《哈哈腔》等民间曲种,丰富了节
目来源,把403首民歌编为《夏津民歌集》,其中的《抗日小唱》、《我说
老大娘》、《三骂伪县长》、《打夏津》等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流传的民歌,播
出后吸引了许多听众。莒南县广播站过去办文艺节目不顾听众的爱好,播出的
内容不对路,听众说:“不听想得慌,听了烦得慌”,节目改革后增设了《听
众点播》的文艺节目,按照听众的爱好编排节目,办出了地方特色,满足了听
众的爱好,听众反映说:“炕头上搭戏台,一到晚上听起来,听得真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