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3&rec=307&run=13

  山东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活动,是从50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
山东的人民广播事业刚刚建立,多数编辑记者来自部队、机关、农村,文化水
平低,业务不熟悉。为提高业务水平,编辑记者便结合办节目的实践,研究广
播新闻和通讯的写作。1955年,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组
织编播人员学习苏联办广播的经验,联系实际研究探讨了广播新闻的采编原则
和形式、怎样采制录音报道、文艺广播的形式和编排原则、播音的原则和方法
等。但这一时期的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
  进入60年代,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针对广播节目单调
枯燥的情况,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编播人员研究广播业务,提高节目质量。
  1960年,编辑部办了“办广播,听广播,评广播”的壁报,发动编辑
记者对所播稿件,从内容到形式进行评论,看是否符合听众的要求。壁报每半
月出一期,一直办了一年多的时间。同时,规定每周两个半天学习研究广播业
务。这一群众性的研究活动,对提高节目质量起了一定的作用。
  1961年春天开始,组织编辑记者研究广播特点,力争按广播特点办广
播,使广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时,《新闻》、《对农村社员广播》、《听众
服务》和《山东各地》节目的编辑,经常带着节目到群众中征求意见,根据听
众的意见,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明确了广播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把广播办得
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听后留下完整的印象。
  1962年,针对报道面窄、节目单调的情况,提出“把广播节目办得丰
富多彩一些”,并以此作为业务研究的主攻方向。在组织研究时,还组织编辑
记者共同编稿,并加评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62年秋,针对过分强
调新闻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选了一篇聊城县一名通讯员写的推广泥耧麦的
稿件让大家编。局长李新雨也参与了编稿。从编的稿件看,多数人强调新闻对
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对泥耧麦的做法介绍得很详细,指导思想是:广播后让
农民照着办。评论时一些人认为,全省大多数人关心的是鲁西北大水后,积水
未退尽,来年小麦收成有无把握,因此,稿件说明泥耧麦可行就可以了,介绍
具体做法达不到宣传的目的。经过对该专题的研讨,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广
播与现实的关系,广播是反映现实、指导现实的,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广
播节目的枯燥是矛盾的,问题在于思想不解放;中心与一般的关系,广播要围
绕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但不能忽略一般任务的宣传,中心和一般是辩证的统一
,没有一般就没有中心;广播与群众的关系,群众是广播的主人,广播工作者
为群众服务,就要倾听群众的意见,进行调查研究,不能忽视群众喜欢的知识
性节目和文艺性节目。
  在组织群众开展广播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的同时,1962年11月,山
东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专门力量,制订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条例》。该条
例写了12个问题: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任务、对象,新闻性广播,知识性广
播,文艺性广播,按广播特点办广播,记者工作,播音工作,工务工作,密切
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干部培养工作、正确使用干部,山
东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县市广播站协作,改进编委会的领导。
这个条例既总结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建台13年的经验,又集中了群众性业务
研究成果。
  1960~1964年,济南人民广播电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及一些县
广播站,也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组织编辑记者对广播的特点,怎样按广播特
点办广播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60年代初期,山东的广播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工作比较活跃,据统计,
全省广播工作者在全国性的广播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有10多篇,其
中有代表性的是李新雨写的《按广播特点办广播》、《我们的节目为什么不够
丰富多彩》和《新闻作用的客观性》。这几篇文章,对山东广播战线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辩证的阐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中央广播事业局主办的《广播
业务》上发表后,在全国广播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段时间,广播新闻理
论与业务研究的效果也较好,全省各台、站节目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基本停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澄清了理论是非,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进入了新的历
史时期。从1981年起,各台、站都按照“真、短、快、活、强”的要求,
开展了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活动。首先就怎样做到新闻短的问题组织
编辑记者进行了探讨。为了做到新闻短,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在发稿字数上明确
要求,20分钟新闻节目的稿件平均每件300字,10分钟的200字,5
分钟的100字。强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和群众关心的问题编稿,努力做
到重点突出、简洁明快。要求记者写短,编辑编短,分管主任审稿、值班主任
发稿把好关,道道程序做锤炼工作,尽量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里,看到较多的
新闻。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为使新闻短,在典型报道上,采取系列式、组合式、
进行式,搞连续报道。济南人民广播电台一事一报,不面面俱到。1982年
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驻市地记者召开研讨会探索怎样把新闻写得短些。研讨
会认为,要把新闻写得短,必须做到:一条新闻写一个问题,不贪大求全;选
用那些最基本、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恰当运用背景
材料,少讲工作过程、生产过程,防止面面俱到;反复推敲,删掉多余的字、
句、段。
  随后,山东广播电视各台、站又研究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把新闻写活的
问题。许多台、站总结的经验是:要使新闻快,就要多发“正在发生”和“刚
刚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记者发稿要快,编辑编稿要快,领导审稿要快。
要把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就必须做到四点:一要有很强的时效性,是刚刚发生
和正在发生的事实;二要有较强的指导性,准确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有着普遍的社会意义;三要有广泛的群众性,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呼声,鼓舞群
众奋发向上;四要文笔生动,有情趣,画面有特色,给听众观众留下深刻的印
象。同时必须转变作风,从机关、会议、文件堆中走出去,深入到群众中去,
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新闻敏感。
  1983年,山东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成立。1987年,山东省广播电
视学会成立。新闻研究所和学会成立后,组织全省广播电视工作者,针对宣传
和管理中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扩大新
闻的报道面、改进经济报道和会议报道、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怎样办好县级台
站的节目、地方台站的管理体制、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如何坚
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广播电视宣传的艺术性、编辑记者政治业务素质的
培养和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等。
  1979~1990年,山东广播电视系统的新闻理论研究队伍扩大,研
究的问题比较系统,对宣传改革起了指导作用。据统计,仅在1983~19
90年8年的时间,山东的广播电视工作者,在省以上新闻理论与业务刊物上
就发表论文760篇,出版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