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村内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3&rec=277&run=13

  村以下的有线广播网路叫村内网,由村内主干线、入户线、用户喇叭构成

  村内网分三种形式,即明线网、暗线网、明暗结合网。
  50年代,通向村的有线广播,一个自然村仅有一个或几个喇叭,多接挂
在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处,村内网比较简单。1958年,喇叭开始入户。但
这一时期的村内网是“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发展起来的,村内线路、喇叭接
挂大多不符合技术要求。1963年底,全省各地开始按照村内线“横平、竖
直、四不靠”(不靠墙,不靠树,不靠电力线、邮电线,不靠其它障碍物)和
喇叭末端电压不低于5伏的要求,整顿村内广播网。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省有
101个县、市的1322个大队先后完成整网。至1974年,有8181
个大队内线路涂油。
  1974年,荣成县广播站试验村内暗线整网获得成功。暗线网就是将村
内支线埋设地下线,入户线入墙缝用水泥封抹。暗线整网具有不易损坏、使用
年限长、维护量少、节省资金及不易与电力线碰靠等优点,因此在全省有条件
的地方迅速推广,到1974年底,已有544个大队采取暗线整网。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村内网多由群众自己建设,不讲技术标准。“文化
大革命”结束后,各地按照“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对村内网普遍整顿
了1~3遍。1980年统计,全省符合技术标准的村内网共45920个,
占通广播行政村的67%,其中暗线网6781个。
  村内网末端是接挂入户喇叭。60年代以前,收听工具主要是舌簧喇叭,
高音喇叭仅占收听工具的0.5%。1970年开始出现价格低廉的压电陶瓷
喇叭。由于压电陶瓷喇叭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许多街道、村(队)、学校
以及个人都在大量生产,发展很快。至1980年,全省压电陶瓷喇叭占喇叭
总数的5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电声指标很差的压电陶瓷喇叭很
不满意,迫切要求能买到音质好的喇叭。1980年,省广播事业局广播网处
设计试制成功动圈喇叭音箱,在曲阜县吴村公社西杨家院村试验安装250只
,受到群众欢迎。此后,全省各地发展动圈喇叭的积极性很高,每年都突破制
定的发展计划,到1990年,全省安装的动圈喇叭占喇叭总数的1/4强。
有线广播立体声村内网已开始在威海、烟台、淄博、济南等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