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乐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1&rec=439&run=13

孔子去世后,以宅为庙,陈列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琴
为孔庙记载最早的乐器。东汉元和二年(85年)章帝过鲁,祭祀孔子,作六
代之乐,为孔庙用乐之始。永寿二年(156年)鲁相韩敕为孔庙制造乐器,
“乐之音符,钟磬瑟鼓”。建宁元年(168年)鲁相史晨祭祀孔子,“雅歌
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谐”。宋政和六年(1116年)赐给曲阜孔庙正声
大乐器一副,孔庙始备太常制度。乐分堂上堂下:堂上有编钟、编磬各一 
, 一, 一,搏拊二,一弦琴、三弦琴、五
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二;堂下有笛、 、埙、和笙、巢
笙、箫各二。金明昌五年(1194年)赐给孔庙登歌乐一部,有编钟、编磬
各一 , 、埙、 、笛、巢笙、和笙、箫
各二,七星匏、九曜匏、闰馀匏各一,搏拊二, 、 
各一,麾一,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四。元至大
四年(1311年),孔思逮奏请朝廷,于江浙行省制造了登歌乐,与金代相
比,巢笙、和笙改二为四。洪武七年(1374年),五十六代衍圣公孔希学
请于朝廷,颁给乐器一部,计有编钟、编磬各一 ,琴十,瑟四、
凤箫、洞箫、埙、 、笙、笛各四,搏拊二, 、 
各一。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钦颁中和韶乐乐器一副,有
 一, 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四,笙六
,箫六,笛六,埙二, 四,排箫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又特颁夹钟、南吕二 钟、二特磬。乐器陈设或在堂上或在堂下
,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始改为陈设在露台之上。

孔庙现存编钟一组共16枚,为清康熙五十二年造,五十八年颁予孔庙。
铜铸鎏金,双龙为纽,钟体高25厘米,鼓腹,上下端直径17厘米,中径2
3厘米,枚带之间饰以八卦纹。钟外形相同,厚薄不同。悬挂于 
上,上下两排,阳律在上,阴吕在下。律本十二,加四倍钟为十六,四倍钟在
前,自东而西排列,上排依次为倍夷则、倍无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
夷则、无射,下排依次为倍南吕、倍应钟、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
应钟。

编磬一组也为16枚,清康熙五十八年所颁中和韶乐乐器之一。灵璧石刻
,两面绘金云龙。尺寸相同而厚薄不一,股长23.5厘米,股博17.6厘
米,鼓长35厘米,鼓博12厘米。股侧刻“康熙五十二年造”,鼓侧刻律名
,悬挂于 上,排列方式与编钟相同。

 钟2枚,一为夹钟,一为南吕。古乐合奏时,以某律为宫则
击本律之 钟以起调。孔庙春秋释奠,春祭以夹钟为宫,秋祭以南
吕为宫,故只颁两枚,乾隆二十六年造。南吕钟两栾高34.5厘米,中高3
1厘米,两铣相距28.8厘米,甬高20.2厘米。夹钟两栾高48.5厘
米,中高43厘米,两铣相距40厘米,甬高28.7厘米。

特磬2枚,一为夹钟,一为南吕。用途与 钟相同。清乾隆二
十六年造。两磬尺寸不同:夹钟磬股长39.2厘米,股博29.1厘米,鼓
长58.4厘米,鼓博19.5厘米,厚3.2厘米;南吕磬股长27.6厘
米,股博20.7厘米,鼓长41.5厘米,鼓博13.8厘米,厚3.7厘
米。两面均绘金云龙。股侧刻“大清乾隆二十有六年琢成”字样,鼓侧分刻“
特磬第四夹钟”、“特磬第十南吕”。

排箫,又名凤箫,高31.7厘米,宽32.2厘米(最宽处),朱漆,
正面绘金云龙纹。上置十六管,分别书写律名,右侧为阳律,左侧为阴吕,由
右向左依次为倍夷则、倍无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应钟
、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大吕、倍应钟、倍南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