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中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1&rec=31&run=13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

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

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尧曰》),反对“过”与“不及”。
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又问:“然则
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
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
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所以《子罕》篇记载:“子绝
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者讲的都是排除固执主观成见,尊重客
观事实。《子罕》还载孔子的话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指的就是引导人们排除认识上的片面性
,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子路》)。他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指
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
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
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由其弟子有子陈述出来的。
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礼”本来是用来显示不同等级
之间人们身分差别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
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脱离开其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内
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乃是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原则。

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
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
,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
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