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1&rec=221&run=13

孔祥桐,字润生,曲阜人,孔子七十五代孙,系衍圣公府近支。生于清同
治十三年(1874年),卒于1922年,终年49岁。

孔祥桐自幼即勤学好问。他深受戊戌变法影响,积极拥护维新。光绪二十
八年(1902年),应尚实派孔祥霖之邀,赴日本考察学务和实业。回国后
,痛感八股帖试的弊端,一意研求新学,崇尚实业救国。不久,考入山东优级
师范学堂,毕业后再赴日本,专攻理化学科,以弥补中国学术缺陷,实现实业
救国目的。回国后,目睹中国贫弱交加,兴办实业无望,便全力倾注于山东教
育的改造与建设,曾先后担任临邑、齐河小学监督,执教济宁、兖州中学,为
社会培养人材。

辛亥革命后,他欢欣鼓舞,更感教育救国有望,欲以贯彻共和教育为目的
,献身教育事业。他调任曲阜师范学校校长后不久,正逢曲阜师范学校与兖州
、济宁、临沂、曹州4处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当时校址
尚未确定,他以曲阜为文化发祥之地为由,向省提议将校址定于曲阜,遂被允
准,并被任命为校长。此后数年,他全力以赴,学校离家近在咫尺,非节假日
从不回家,视校事为家事,待学生如子弟。学校纪律严明,学风端正,毕业生
质量优良,深受社会各界赞许。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在办好师范学校的同
时,还加强了附属小学的建设,为学生观摩实习提供了场所。山东省立第二师
范附小,曾被江苏省教育会长黄炎培誉为“全国小学之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二师,引起学生强烈反响,纷纷
要求罢课示威,下乡宣传。孔祥桐认为学生应安心读书,研究学问,不应参与
政治活动,因而禁止学生外出,遭到学生反对。他被迫辞职后,北上冀晋,仍
寻求适宜环境办教育,以期实现教育救国之宿愿。因路途奔波,感染风寒而卧
病不起,于1922年2月15日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为怀念其兴办
教育的功德,1934年,曲阜的生徒故旧及各界人士于古泮池立《孔润生先
生德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