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国故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91&run=13

东周时期邾国都城遗址。位于邹县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北枕峄山,南依廓山,
地势开阔,地貌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状。源于峄山的金水河,自东北至西南穿过
故城,汇入石墙河。
邾国乃春秋著名方国之一。据《大戴礼记·帝系》篇,知为颛顼高阳氏之后,
陆终氏之苗裔。杜预《春秋释例·世族谱》云:“邾国,曹姓,颛顼之后有陆终氏,
产六子,其第五子曰安,邾即安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邾挟为附庸,居邾。”《
通志·氏族略》谓其初封在“兖州仙源东南四十里,古邾城是也。”齐桓公称霸,
挟后裔仪父附之,进爵称子,至挟“十四代孙文公徙于绎”。《左传》鲁文公十三
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即此地,时为邾文公五十一年(公元前614年)。 《汉书
·地理志》:“驺,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邾国自文公迁绎,至楚
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前后灭于楚,都此333年。秦置邹县,属薛郡,汉属鲁
国,历经晋、刘宋、北魏,直至北齐年间,迁邹县于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
故城构筑利用山间高地,具有战略防御特点。北以峄山为屏障,南以廓山为掩
映,两侧城墙高大,极利于战略防守。其总体近似正方形,东西宽2530米,南北长
2500米,城周约10公里。古城内中部偏北有一处高地,东西长约500米, 南北宽约
250米,俗称“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筑瓦片,断崖上发现夯土层, 间
有少量础石、陶排水管道等,可能是宫殿区所在。故城内东北角,地形高低悬殊,
多为黄土断崖,且多土冢。在金家 堆等处曾发现古墓并出土过战国铜器。据此推
测,邾国贵族的墓葬区可能在此。故城西南张家庄附近,发现多处陶窑、陶制工具
和大量陶制残片,应是邾国制陶手工业中心。此外,在故城外东北方向有两个周长
10米左右的土台,俗称“炮台”。台上及周围发现少量西周至汉代的陶片,这两处
台基当与邾国防御设施有关。
故城城墙大部分保存较好,现存总长7000余米,东西两墙的北端与峄山相接。
城墙一般残高3~4米,最高处约7米。墙基宽20~30米,夯层坚实,层次分明,厚8
~12厘米,夯窝直径4~6厘米,多为春秋时棍夯痕。南部城墙沿廓山山顶而筑,城
墙呈斜坡状或台阶状,上为夯筑,下为石砌墙基,城墙残高1~2米,墙基宽3~4米,
夯层不明显。另外,在峄山街村南有北城墙遗迹。故城东南角城墙呈内折角状,即
直角内向,这种形式较为少见。据调查材料分析,东西城墙各有两座城门。
故城未经正式发掘。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和邹县文物保管所
一起对故城进行详细调查,并测绘了平面图。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故城出土了大批
文物,重要的有秦陶量、春秋“弗敏父”铜鼎及各类铜器100余件, 尤其东周陶文
出土数量达2000余件,居全国一地出土陶文数量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