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博物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651&run=13

  博物馆在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史记》等文献记载:鲁国太庙收藏金人
像及其他文物,以纪念周公;孔子死后,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内置孔子生前
遗物,供人瞻仰。此类庙堂具有纪念性博物馆的一些功能。具有学术和教育内涵的
博物馆直到近代才开始在山东境内出现。
  山东境内的早期博物馆,先是由外国教会兴办。鸦片战争后,一些外国传教士
首先在沿海,继而在青州及省会济南兴建博物馆。据查,自1876年(清光绪二年)美
国长老会建“烟台博物院”起,至1933年齐鲁大学成立“成章博物馆”,共有7处。
这些教会博物馆的宗旨,首先是为扩大教会的影响,其实质是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也应看到这些博物馆在传播近代科学文化方面的作用。
  清末和民国初年,山东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推动地方政府,也先后兴建
了金石保存所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30年代前期,山东地区博物馆事业有所发展,
建立了青岛水族馆等一批专门博物馆,各级国货陈列馆、民众教育馆也开辟了具有
博物馆功能的陈列室。山东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创办的博物馆,一部分是以收藏古
代文物为主的历史考古类博物馆,一部分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其中,山东金石保
存所、青岛水族馆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1935年5月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这一
所一馆均为团体会员。青岛水族馆曾有“亚洲第一馆”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博
物馆受到严重摧残。有的被迫停办,有的被侵略者和伪政权用作奴化教育的工具。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亦无恢复措施。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博物馆事业,并把它作为向人民群众进行历
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阵地。新中
国建立至1956年,对旧有博物馆采取保护、整顿、改造的政策。在济南、青岛分别
建立山东省博物馆和青岛海产博物馆。在淄川蒲家庄,成立蒲松龄故居筹委会。
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切实际的提出“县县办博物馆”的口号。至
1959年,全省博物馆由3处增至80余处,多有名无实。1962年10月,贯彻“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省除保留山东省博物馆、烟台市(县级)博物馆、青
岛海产博物馆、潍坊市(县级)博物馆、益都县博物馆、蒲松龄故居外,其余一律撤
销。“文化大革命”前期,全省博物馆被迫关闭,不少工作人员被下放或改行,馆
藏文物遭受很大损失。70年代以后,各地博物馆先后得到恢复,人员也逐步回岗,
由举办临时、专题陈列到布置基本陈列,博物馆事业渐渐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博物馆事业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各地愈来愈重
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在人员配备、馆址建设等方面给予大
力支持,其中青州、诸城、莒县、枣庄、长岛、济南等地,已建起了功能较为齐全
的新馆,淄博、潍坊、菏泽、济宁及省博物馆也在筹建新馆。博物馆的数量日渐增
多,类型也不断丰富,除文化(文物)系统外,其它部门也着手建立本行业的专题博
物馆。1976年全省博物馆共有12处,其中文化(文物)系统7处(综合类6处,社会科
学类1处);1986年增至58处,其中文化(文物)系统45处(综合类35处,社会科学类
10处);1990年发展到72处,其中文化(文物)系统54处(综合类39处,社会科学类14
处,自然科学类1处),职工人数9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