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调查与发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630&run=13

1928年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在章丘平陵城作考古调查时,发
现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1930、1931年,山东古迹研究会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发现
了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1933年10月至
1936年春,又发掘滕县安上村、日照两城镇两个遗址,其间在山东东南沿海一带作
考古调查。1939年,梁思永为第二次太平洋学术会议撰写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
的史前期之一》,是关于龙山文化的综合论述, 并预见龙山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类
型。这一预见,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被证实。
1928年至1930年,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驹井和爱先后在淄川王母山、杜坡
村发现“石棚文化”遗存,在黄县龙口镇附近发掘了“贝丘”遗址。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新石器时代考古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经过30余年的努力工
作,至80年代中期,基本确立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
化发展序列。80年代末,在临淄后李遗址又发现了早于北辛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发掘者称之为“后李文化”。后李文化的命名,尚有待将来的发现与研究确认。
后李文化是以后李遗址下层为代表的考古学遗存, 文化面貌有别于已知各类考
古学文化。陶制品均为夹砂红陶或夹砂红褐陶,不见泥质陶。 器物造型以圜底器为
主,约占90%以上,另有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不见鼎类。器类有釜、盆、钵、 罐、
陶支脚、石支脚、斧、铲、石锤、镞状器、磨盘、磨棒等。圜底釜为这一文化的典
型器类,总数约占全部出土陶器的80%左右。测定年代距今8900~7600年。 已发掘
或调查此类及相近的遗址近10处,多分布在鲁北地区。
北辛文化是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因滕州市北辛遗址而得名,距今约
7300~6100年。北辛遗址于1964年春发现,1978、1979两年连续发掘。 同类遗址有
兖州西桑园、汶上木贾柏及泰安大汶口下层遗存等。相当于这一时期的遗存在
邹平苑城、烟台白石村等遗址也有发现,但风格与北辛遗址有所不同,特别是烟台
白石村遗址,差别更大,其第一期文化代表了胶东沿海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的地
方特征。
在北辛文化后期,山东及苏北地区相继出现相同或相近的因素。以1974~1978
年发掘的大汶口遗址第五层遗存为代表,主要特征是出现曲腹圜底盘形鼎、小口双
耳壶、三足碗、敛口钵及支脚等基本器物组合,并出现少量彩陶。这类遗存在鲁南
的兖州王因、滕州北辛、苏北邳县大墩子、淮安青莲岗及鲁北的济南田家庄、章丘
董东、邹平苑城西南村、临淄后李、青州桃园等遗址的调查或试掘中,均有发现。
在胶东地区则以福山邱家庄一期、烟台白石村二期等遗存为代表,多贝丘遗址。由
于地域和传承的关系,这类遗存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地方类型。
北辛文化已经形成比较发达的旱地锄耕农业。生产工具趋于大型化、正规化,
生产、收割、加工用具配套,制陶技术已臻成熟。形成了比较集中的文化类型群体,
可能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高峰期。
大汶口文化是以山东省文物管理处与济南市博物馆1959年发掘的大汶口遗址命
名的,距今6100~4600年左右。自1959年以来,已发现大汶口文化或与之相当的遗
址600余处。大汶口文化存在多种地方文化类型,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形成不同
的文化中心区。已发掘的重要遗址有安丘景芝、邹县野店、曲阜西夏侯及南兴埠、
滕州岗上、日照东海峪、兖州王因、诸城呈子及前寨、临沂大范庄及莒县陵阳河、
大朱村、杭头等;在鲁北地区则有潍县鲁家口、茌平尚庄及广饶五村、傅家等遗址。
零星调查与清理的遗址有章丘小董家及焦家、寿光三元王及后胡营、火山埠、青州
大关营及王盘石、张店西寨等。胶东地区诸考古遗存反映的自身特征比较鲜明,已
发掘或试掘的遗址有蓬莱紫荆山一期遗存、烟台白石村三期遗存、福山邱家庄上层
遗存、长岛北庄一二期遗存、莱阳于家店一二期遗存、栖霞杨家圈一期遗存等。其
基本序列是北庄一期(紫荆山一期、白石村三期、邱家庄上层等)--北庄二期( 于家
店一期等)--杨家圈一期(于家店二期等),分别相当于大汶口文化的早中晚三期。从
某些器物器形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与大汶口文化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另外,由于
地近辽东半岛,亦与辽东地区的文化系统有密切的交流与影响。
大汶口文化的特征是:石质工具已普遍磨制,常见斧、锛、穿孔铲、钺等,还
有经过磨制的玉石铲。镂刻技术发达,出土象牙雕梳、镶嵌松绿石的骨雕筒及各种
玉串饰。陶器先以红色为主,后递变成黑色为主,器表常施陶衣,纹饰较简朴, 一般
夹砂粗陶器仅饰简单划纹、压印文等。彩陶在前期后段及中期前段较多见, 多以白
色为主,衬托黑(深赭)色和红色纹样,常见八角星纹、方形云雷纹、网纹等几何图案。
主要器类有鼎、钵、壶及规鬲、 、豆、杯等,并以钵形鼎、大镂孔圈足豆、背壶、
觚形杯、高足杯、高柄杯等为典型器物,其形态变化是判断这一文化不同发展阶段
的重要依据之一。鲁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与典型大汶口文化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
表现为器物种类较少,陶规鬲、背壶等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很少见。
大汶口文化是北辛文化的直接继承者,早期生产工具以斧、锛为主,仍以石、
骨为材料,石器广泛使用磨制。陶器手制为主,有慢轮加工。主要是红陶,灰陶也
占一定比例,彩陶增多。比较富有的墓葬随葬品往往有斧、凿、铲及渔猎工具。饲
养以猪为主。从随葬品中生产工具的情况看,农业及渔猎生产主要是男子担任,而
纺织一类的家务劳动,则由妇女担当。有的墓无随葬品或只有数件陶器,有的墓则
有数十、上百件生产工具和陶器,贫富分化有一定发展。有一定数量的男女合葬墓,
大部分年龄相当。葬式均仰身直肢,女左男右。一般认为,大汶口文化早期处于父
系氏族社会的形成期。中期,生产工具渐趋扁薄、精巧,通体磨光石器普遍使用,
出现管钻法制孔及透雕工艺。随葬生产工具增多,并有较多的猪下颌骨。从随葬品
看,这一阶段社会财富较丰裕,经济明显发展,贫富分化进一步突出。有些随葬石
质工具涂朱,可能带有宗教或权力的象征。晚期,又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生产工
具进一步精制,工艺进一步细化,攻玉技术发达,出现镶嵌技术。制陶多轮制,陶
器以灰黑陶为主,黑陶大量增加。后段生产工具仍以斧、铲为主,但出现穿孔玉钺、
陶制牛角形号等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器具。陶器以黑陶为主,普遍用轮制。莒县陵阳
河、大朱村等遗址出土的陶尊刻画有图像文字。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男女合葬墓,出现男性居中,女性偏置一侧的现象,还
发现成年男女及儿童的合葬墓。富墓和贫墓差别越来越大,女性的地位已低于男性,
私有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应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确定阶段。晚期后段,可能已出现
军事首领和祭司巫祝之类的人物,特别同一类图像文字及符号为周邻许多遗址共有,
说明已出现比较强大的部落联盟。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地区已发现龙山文化逾千处,发掘或清理50余处。许多大
汶口文化遗址存在龙山文化层叠压大汶口晚期文化层的层位关系。重要的考古发掘
有潍坊姚官庄、寿光边线王、临淄桐林、日照东海峪及尧王城、潍县狮子行及鲁家
口、诸城呈子、昌乐邹家庄、胶县三里河、临朐西朱封、泗水尹家城及天齐庙、兖
州西吴寺及龙王店、临沂大范庄及后明坡、莒县北家庙、曲阜北店头及东魏庄、茌
平尚庄及南陈庄、禹城邢寨汪、曹县莘冢集、梁山青 堆、蓬莱紫荆山、栖霞杨家
圈及上桃村、长岛大口等遗址,还有1989年以后对章丘城子崖遗址的重新勘探与试
掘。
龙山文化的相对年代,经测定距今4600~4000年左右。生产工具以横长方形和
拱背长方形穿孔石刀、横截面为菱形或圆形的石、骨箭头及弧面、周边起棱的陶纺
轮为代表。前期以表里透黑的泥质磨光陶著称,后期常见灰黑陶及部分橙红陶。制
法普遍采用轮制。器多施陶衣,纹饰有弦纹、压印纹、附加堆纹和部分篮纹、绳纹、
方格纹及贴饼、盲鼻等。器类以鼎、规鬲、 为主,其他有各类壶、瓮、罐、、
豆、盆、盒、杯等。以鸟首形足的罐形和盆形鼎,粗颈袋足规鬲、鬲或 ,小口双
把,卷沿大平底盆,圈足、环足、半月足盘和壁薄如蛋壳的高柄杯为代表性器物。
东部潍坊、烟台及临沂地区的龙山文化黑陶较多,各种杯、壶、、盒、规鬲等 ,
器形发达,多见蛋壳陶,玉器较多。西部的济南、聊城、德州、济宁、菏泽等地区则
灰陶较多、鬲、规鬲、瓮、鼎等特点明显,盘、罐、器盖等器类发达,蚌器较多。
据此,山东龙山文化可分为鲁东两城镇类型和鲁西城子崖类型。
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亦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墓葬
多为单人土坑竖穴,有熟土二层台,使用木棺葬具,仰身直肢。相当于此期的日照
尧王城遗址发现土坯错缝垒砌的房屋基址。中期遗存发现最多,许多遗址发现小件
铜器。寿光边线王遗址发现的城址,面积5.76万平方米,基槽中发现多处人、猪、
狗等奠基坑。临朐西朱封遗址发现多座大型重椁重棺墓和墓区,出土有玉璇玑、玉
铲、玉钺、透雕兽面纹并嵌松绿石的玉牌。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雕刻兽面纹的玉斧,
许多陶器上亦刻有兽面纹,与商周时期的饕餮纹近似。晚期遗存新出现半圆形双孔
石刀,纺轮变大变厚,陶器器形变大。章丘城子崖发现的古城址,面积20万平方米。
茌平尚庄和日照两城镇及城子崖遗址还发现有卜骨。
龙山文化的社会面貌,早期与大汶口晚期区别不大。至中、晚期,生产力水平
提高,社会财富增加,发现的遗址增多,并发现许多遗址密集区,社会发展出现了
飞跃。从寿光边线王、章丘城子崖古城址和临朐西朱封大型贵族墓区的发现推测,
当时可能已出现高于氏族之上的权力组织,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城邦国家的时代。放
射性碳素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龙山文化晚期已进入传说中的夏代纪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