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印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505&run=13

  关内侯金印 西汉官印。金质方形,印面边长2.4厘米,龟纽,通高2厘米。印
面白文篆书“关内侯印”(图7-40)。关内侯,秦汉时爵位名,是第十九级爵,有食
邑。1976年新泰县东石莱出土,藏山东省博物馆。
  图7-40 关内侯金印
  图7-41 刘疵玛瑙印
  刘疵玛瑙印 西汉印章。方形,边长2.3厘米,覆斗钮,凿穿孔,可系绳。印
面白文篆书“刘疵”(图7-41),当是墓主人姓名。随葬有金缕玉套,似是皇室后裔,
可能未得到封爵即已死去。此印1978年临沂洪家店汉墓出土,藏临沂市博物馆。
  诸国侯金印 汉代官印。金质方形,边长2.5厘米,龟纽,通高2.1厘米。印面
白文篆书“诸国侯印”。为汉列侯印。1977年秋,即墨市王村乡小桥村一农民在田
间发现。史载,两汉时期各封列侯800余,诸国侯当为其一。汉置诸县,故城在今
诸城境内,此印当为封于诸县的列侯印。藏即墨市博物馆。
  元帅右监军印 南宋时蒙古官印。铜质方形,边长8.3厘米,碑形纽,通高5.2
厘米。朱文篆书“元帅右监军印”。印背右上方刻“辛卯年”,左方刻“山东淮南
行尚书省造”。据《宋史》、《元史》记载,宋宝庆三年(即蒙古太祖二十三年,
1227年),山东红袄义军首领李全在青州降蒙古,“承制授山东淮南行省”。旋又
南去依宋。绍定四年(1231年)正月,反,攻宋扬州,败死,时当辛卯年。此后再未
设山东淮南行省,故可断定此印是李全绍定四年所造。1957年3月,诸城辛兴镇前
齐沟村出土,藏诸城市博物馆。
  元帅左监国印 元代官印。铜质,长方形纽,通高6.9厘米。印面8.9×8.7厘
米,朱文篆书“元帅左监军印”。据民国《牟平县志》引《宁海州志》:“元初姜
房以军功封元帅左监军临武大将军总管万户”,推论此印为姜房之印。清代昆嵛山
出土。乳山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并收藏。
  元末红巾军官印 3枚,皆铜质方形。一为管军万户府印,印面边长8厘米,直
纽高6.3厘米。朱文九叠篆书“管军万户府印”。印背刻“管军万户府印,中书礼部
造,龙凤三年八月日”,印侧刻“罪字柒拾号”。1960年莒南县大店出土,1965年庄
惠利捐献,藏山东省博物馆。一为管军总管府印,印面8.5×8.4厘米,长方形扁纽。
朱文九叠篆书“管军总管府印”。背面右刻边款阴文小字“管军总管府印”,左刻
“中书礼部,龙凤五年十月日”。1959年从济南废品二库拣选,藏济南市博物馆。
一为元帅之印,印面边长9厘米,直纽高7厘米。朱文九叠篆书“元帅之印”。印背
刻“元帅之印,中书礼部造,龙凤六年四月日”,印侧刻“昃字六十四号”。另有一
印盒,高3.3厘米,口部边长11厘米。1960年莒县汽车站出土,藏山东省博物馆。
  “龙凤”是元末红巾义军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建宋国的年号。至正十六年(
龙凤二年,1356年),红巾军分三路北伐。翌年,东路军毛贵先后攻占胶州、莱州、
益都、般阳、滨州、莒州等山东东部地区。占领莒州的时间为十七年(龙凤三年)四
月,十八年(龙凤四年)二月攻占济南。二十一年(龙凤七年)八月济南复陷元军之手。
三印均系此期间所造。
  黑寿山石冻印章 明代刻制。椭圆形,高7.5厘米,宽6.6厘米,厚3.6厘米。
印面朱文篆刻:“御赐”、“诗书礼乐”6字。边侧雕山水人物,阴刻龙凤纹饰。
通体黑色。原为孔府旧存,现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狮纽水晶印章 明代刻制。通高12.1厘米,印面方形,边长7.6厘米。顶刻狮纽。
清道光年间,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重新刻字使用,朱文篆书“孔子七十四代孙繁
灏之印”。原为孔府旧存,现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王士礻真印章 清代刻制,2枚。一为粉色寿山石质,方形,通高2.33厘米,
印面边长6厘米,瓦形纽。朱文篆书“王士礻真印”。纽面阴刻“楚南嗜古堂
陈朝瑞篆于祁阳清署”。1986年淄博市文物店征集,藏桓台县王士祯纪念馆。一为
玉质,方形,印面边长3.4厘米,通高4.2厘米,蟠龙纽。印文篆刻“王士礻真
印”,边款为“横江戴移孝镌”。1958年邹平县城关镇城碑楼村村民韩风坡捐献,
藏邹平县文管所。
  王士礻真(1634~1711),清诗人,死后因避雍正(胤礻真)讳,改称士
正,乾隆时诏令改称士祯。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蒲松龄印章 清代刻制。共4枚,均寿山石质。“蒲氏松龄”印章,印面圆形,
直径1.8厘米,高5厘米,朱文篆书。“松龄留仙”印章,印面方形,边长1.8厘米,
高5.2厘米,白文篆书。“留仙”印章,印面方形,边长1.5厘米,高5厘米,朱文
篆书。柳泉图像章,印面方形,边长2厘米,高5厘米,阳刻柳树、人物、小桥,图
寓柳泉。1966年,淄博市淄川区蒲松龄墓出土,藏蒲松龄纪念馆。
  碧霞元君之印 清代皇帝祭泰山时御赐碧霞祠的祭品。玉质。高5.5厘米,印
面方形,边长6.6厘米。青黄色,平顶斜肩,顶上雕夔龙纹,肩四周雕回纹。两侧
穿孔,作系绳之用,朱文篆书“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之印”12字。藏泰安市博物
馆。
  杨以增鉴藏印 清代刻制。两方,形制相同。田黄石质,有清晰的萝卜纹。方
形,通高7.3厘米,浮雕云龙纽。印文一为“游悔庐所藏金石经籍书画记”,朱文篆
书;一为“东郡杨氏海源阁鉴藏书画印”,白文篆书。藏青岛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