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447&run=13

  位于山东西部古运河畔。全市面积1231平方公里,人口84万,辖19个乡镇,3
个街道办事处。城区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16万。
  聊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西境的重要城邑,齐燕两国争战之地。《战国策》
记载,鲁仲连为书射城中遗燕将,即此,城址在今城西北7.5公里。秦置聊城县,
属东郡。汉至西晋一直是县治城邑。汉属东郡,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代相陈
反,遣其将张春统率万余人渡河攻聊城,为汉军所败。魏属平原郡,晋属平原国。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县治东移40里,史称王城,为平原郡治所,城址在今城东
10公里处。隋唐五代为博州治所。唐武德初,宇文化及自魏县走聊城,窦建德大破
宇文化及军,遂克聊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黄河决口,王城淹没,州、县治南
徙土巢陵城,城址在今城东8公里处。宋淳化三年(992年),黄河再度决口,土
巢陵城毁,州、县治移至今所。熙宁三年(1070年)筑土城。金代仍为州治。元代
为东昌路总管府治所。明代设东昌府,仍以聊城为治所,清因之。明洪武五年(1372
年),将宋筑土城改建为砖城。民国,曾为第六行政督察区治所。1956年堂邑县大部
地区并入。1983年改县设市,为聊城地区行署驻地。
  名胜古迹 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
凿会通河为京杭运河之一段,运河穿城而过,给聊城的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时
称聊城“挽漕之襟喉,天府之肘腋”,是运河两岸九大商埠之一。当时聊城商贾云
集,百业兴隆,河中帆樯如林,轴轳相连;岸边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廛市烟火相
望,不下十万户”。至今还保存着古城独特的格局和风貌。以古运河为界,河西古
城湖水环绕,城湖交织;河东为新区。古城又分老城区和运河区两部分。老城始建
于北宋,布局方正,光岳楼雄踞中央,东西南北4条大街自此向外延伸,依次有东西南
北的“四口”、“四门”、“四关”,街道纵横交叉,形成棋盘网状骨架。民居多
为三合院、四合院,白墙、灰瓦、坡屋顶。老城四周的环城湖,比古城区总面积还
大近一倍。古城墙遗址已辟为环城公园,湖岸曲折,遍植花草树木,湖心建人工岛。
环城湖外东关一带是运河区,街巷多布列在运河两岸,随坡就势,依河而建,大小
街衢皆与运河相通。沿街民居多为砖瓦房舍,板门小院,商埠风貌尤存。
  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的光岳楼,是聊城
古老文明的象征,清康熙帝曾为之题“神光钟瑛”4个大字。乾隆帝南巡幸鲁,5次
登临此楼。山陕会馆为一组风格独特、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是聊城历史上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见证。建于北宋时期的铁塔,峻崇挺拔,被誉为“东昌三宝”
之一。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创建的海源阁,为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此外,还有古城
墙址、运河小码头、双寺遗址、“颛顼墓”遗址、喉 冢、傅氏祠堂、范筑先纪念
馆及纪念塔等。
  历史名人 聊城出现过许多历史名人,明清以来尤为突出。明代王汝训人称“
神童”,官至浙江巡抚,因铲除不法权贵被罢官,归田后纂修《东昌府志》。朱延
禧博学多才,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因反对宦官魏忠贤罢归田里。耿如杞
宁可断头,不肯向权贵屈膝,吏治严明,刚直不阿。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以道德
文章名扬天下,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任克溥官至刑部左侍郎,落职归
里后,筑绮园,闭门教子,康熙帝过聊城曾驾临绮园,并亲题匾额、对联。另一状
元邓忠岳善书法,工诗文,曾任《一统志》总编。杨以增累官山西巡抚、陕甘总督,
创建海源阁藏书楼,对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治学谨严,学识渊博,为学术界所推重。
中共鲁西中心县委代理书记赵以政,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抗日战争爆发时,任第
六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的范筑先,拒绝撤退命令,坚持抗战,以身
殉国。
  文化 聊城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习俗,书法绘画蔚成风气,剪纸、泥塑、木版
画等民间艺术经久不衰。豫剧、评词、鼓书、高跷、旱船等传统文艺异彩纷呈,杂
技艺术独树一帜,是全国三大杂技之乡之一。文化设施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
青年宫、影剧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