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罡城坝及戴村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338&run=13

  古代水利设施,是汶河流经宁阳、东平两县境内的大型堤坝防护工程。自古以
来,由鲁中山区汇流泻入汶河的洪水,经常患及这一段河道的沿岸各县。修筑两坝,
主要用以控扼汶河的两处分流,以利通航济运、农田灌溉。其建筑设计,采用因势
利导、疏拦并举的原则,是中国著名的河防工程之一。
  土罡城坝,位于宁阳县城北土罡城里以东的汶河南岸。土罡城系
五代时期的古城遗址,相传后梁太祖朱温曾在此建城屯兵。城垣北枕河堤,尚存残垣
和殿堂、点将台等遗迹,面积约1平方公里。土罡城里村北的老闸湾,原系引汶
入土罡的分水口,《水经注》载:“汶水又西,水注焉。”即指此处。河
又名阐水,曾是沟通汶泗的主要河道,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挖会通河后,于
土罡城建闸,引汶入以济运。据考,早在1257年,蒙古军即引汶入,并在土
罡城以北修筑土堰。元延五年(1318年),始改砌石堰,但当年即遭冲毁。明成
化九年(1473年),又在旧坝以西4公里处重行建坝,即今坝址。该坝因年久失修已毁。
1958年重建,全长400米,高2.5米,顶宽4米,并附冲沙、进水二闸。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南城子村东北。大汶河由此分流,一为大清河,流向东
平湖;一为小汶河,注入大运河。坝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由工部尚书宋礼督
建。万历元年(1533年),侍郎万恭在坝南砌石护坡,后经多次改建,清代仍有拓展整
修。坝身为条石砌筑,采用束腰铁榫扣合,全长433.9米。共分三段,北段“玲珑坝”
,中段“乱石坝”,南段“滚水坝”。除主坝外,清道光元年(1821年),在北端增建
灰土(三合土)坝;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在主坝与灰土坝之间,增建长为900米的
“太皇堤”,俗称“窦公堤”,以保障主坝安全。主坝两端砌有高约3米的方形石
台,上置石刻水兽各4只,其旁有清代及民国年间修坝碑刻7通。1965年至1973年之
间,先后对主坝、灰土坝、窦公堤进行较全面的整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