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圈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32&run=13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栖霞县城南杨家圈村东。东临杨础河,西北
屏方山。1956年文物调查时发现,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由于盖民房、建窑
厂、修路等,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存东北角一部分,呈长宽各100米, 略近方
形的台地。
198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及烟台地区部分文
物干部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开方(沟)33个,发掘面积880平方米。 第一层
为耕土层;第二、三层属龙山文化层;第四、五层属大汶口文化层。均出土石器、
骨器、陶器等。发现6座房屋残迹,其中4座属龙山文化遗存,平面略近方形,四周
有深基槽。3号房址东西长6米,南北宽5~5.4米,四周基槽深达2~2.3米,基槽中
尚有28个柱洞。两座属大汶口文化遗存,平面略近方形,四周基槽较深,槽内柱洞
排列有序。清理出6座墓葬,其中1座属龙山文化遗存,头东脚西单身屈肢;5 座属
大汶口文化遗存,长方形土坑竖穴,多无随葬品,唯2号墓随葬1件鱼椎骨饰。大汶
口文化墓有合葬,头西脚东,侧身屈肢葬;有俯身屈肢单身葬,头东脚西; 婴儿仰
身直肢,头向东,葬式与头向不同,是其特点。
此次发掘,在胶东第一次发现了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直接地层关系,为研
究两种文化的早晚关系增加了新的地层证据。在龙山文化地层和灰坑中,发现了粟
和水稻的皮壳及印痕,是现知史前栽培稻分布的最北界限;还发现1 件残铜条和一
些铜渣,说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冶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