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峪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30&run=13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日照市石臼所镇东海峪村西北,东距黄海 1
公里。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东北部高出周围地面2.5米左右,当地称“鏊子顶”,
东西150米,南北约200米为重点保护区。1968年冬,平整土地时发现。
1973年春、秋两季,山东省博物馆进行了两次发掘, 揭露面积约 800 平方米。
1975年秋,山东省博物馆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进行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
近800平方米,清理墓葬18座,房址12座。第三次发掘区位于遗址东部,文化堆积1~2
米左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出土的陶器如黑陶高柄杯、 细颈袋足规鬲、
夹砂鼓腹罐等,表现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特征;中层出土陶器中,如蛋壳黑陶高柄
杯、觯形杯等腰三角形纹鼎足等,即是由下层同类器物演变发展而来,又是上层同
类器物的祖型,中层遗存具有从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性质;上层是这次发
掘的主要文化层,出土的粗颈实足规鬲、粗颈袋足规鬲,大宽沿蛋壳黑陶高柄杯,
近直腹小平底带耳杯、豆、罐、敛口盆、鸟首形鼎足等,都具有龙山文化的特征。
三个文化层不仅在器型发展上互相衔接,在墓葬、房屋建筑方面也有承袭关系。
18座墓葬分属三个不同层位,形制和葬俗基本相同,都是长方形土坑或长方形竖穴
石椁墓,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北,随藏器物组合也大致相同。12座房址中,属
于上层的4座,中层的5座,另外3座层位不明。房址分布密集, 呈东北西南有规律
地排列,都是由方形土台、墙基、墙外护坡、室内地基、灶址及门道等组成,门向
西南。土台为分层夯筑,墙基由黄粘土夹自然石块垛成,外有护坡。室内地面由粘
土和砂分层夯筑。房屋台基的出现和夯筑技术的使用,开启了中国传统的夯筑台基
式土木建筑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