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禅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263&run=13

  位于济南千佛山阴的半山坳中。顺依山崖,东西狭长布局,全长220余米,占
地约12500平方米。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称千佛寺,又名迁祓寺,唐贞观年间改称
兴国禅寺。后遭兵燹,殿宇残毁,明成化七年(1471年),德王府内官苏贤重修佛殿
僧房。清嘉庆、咸丰年间迭经拓修,始成以门坊、殿阁、洞窟及摩崖造像为主的建
筑格局。现存东西两院,是佛道儒合一的寺庙。
  木坊在寺前阶下转角处,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四柱三楼,顶覆黑瓦。正面镌“
云径禅关”,背面为“峰回路转”。
  山门起于陡崖梯道之上,面阔3间,单檐硬山,素面青石墙体,明间辟门,额
嵌“兴国禅寺”泥金石匾。两侧嵌石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
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门房左右新增钟鼓楼,与山门并列一体。
  山门内北侧首起禅房3间,向东延以卷棚顶穿廊,廊北沿悬崖起花墙,环壁嵌
佛言禅语及董必武、郭沫若、赵朴初等人题刻。院内居中面对山门新建仿古殿堂,
面阔3间,单檐歇山,前后辟门,内装大型雕花木龛,前供阿弥陀佛泥塑金身袒胸
坐像,后供韦驮执杵像。院内南侧峭壁陡立,俗称千佛崖。现残留隋开皇摩崖造像
60余尊。崖下有龙泉洞、极乐洞,亦雕有大小佛像。
  正殿居西院中轴线终端。坐东向西,面阔3间,进深2间,单檐歇山。斗拱施单
翘五踩,顶覆灰瓦,脊饰螭吻垂兽,门额悬“大雄宝殿”泥金木匾。殿内正中供释
迦牟尼金身像,高约2.5米,结跏趺坐,施无畏、与愿印。两侧陪侍文殊、菩贤及
佛门十大弟子泥塑立像。殿前分列南北配殿各3间,南殿供奉地藏菩萨、千手观音;
北殿供奉释迦牟尼。
  历山院居大雄宝殿以东,院内建筑皆坐南面北,北侧临崖处新建逶迤长廊,中
起方形“一览亭”。亭南石壁峭立,上砌方形石台,台上遗存明清所建殿阁3间,
原祀文昌帝君。台两侧各起单间配厢,原祀朱衣使者和魁星。阁东崖下为鲁班祠和
舜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