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166&run=13

亦称“至圣林”、“宣圣林”。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位于曲阜城北1.5 公里
处。四周砖砌围墙,墙高3.3米,厚1.01米,周长5591米。林地总面积292万多平方
米。大门南向。林东墙外,附娃娃林1处,面积183.33公顷。《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即此。后世
子孙结冢而葬。林内石仪成群,坟冢累累,约有10万多座。元、明、清古建筑 116
间,历代碑碣4003通。《水经注·泗水》引《皇览》云:孔子卒后,“弟子各以四
方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今林内树种有柏、桧、柞、榆、槐、楷、槲、朴、枫、
杨、柳、 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几十种,约10万多株,其中柏、桧、楷、
槲等古树计22746株。
林前神道,南起文津桥(“文化大革命”中拆毁),北至大林门,长1266米,宽
44米,两侧列植古柏,苍劲如虬。桥北100米处, 明代建筑“万古长春”坊五楹六
柱,横跨神道。坊前两侧各建碑楼1座, 内立明万历年间《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
和《重修阙里林庙记碑》。
大林门是进入孔林的第一道大门,沿甬道与二林门相连,门前复建“至圣林”
木坊(图2-1)。二林门系利用鲁故城北垣的城阙改建的二层门楼, 下层有砖砌门洞
进入林区。西行转北,过洙水桥至墓门,门3间,始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 。
墓门东侧的院落名“思堂”,为祭孔时更衣享之所。进墓门为甬道,两侧林木翳
翳,分列石表、翁仲各一对,石兽二对,皆为宋宣和年间雕刻。清雍正时将翁仲移
于子思墓前,复新刻一对代替。甬道北端为享殿5间,歇山顶,前廊出厦, 四周中
飞檐挑角,上覆黄琉璃瓦,是孔林的主要建筑。创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清雍
正十年(1732年)重建。
图2-1 孔林至圣林坊
孔子、孔鲤、孔亻及祖孙三代墓园在享殿之后,有墙垣环绕。孔子墓封土
高4米,呈偃斧形,墓前有《宣圣墓》、《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石碑两通, 分别立
于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和明正统八年(1443年),碑前置石坛。孔子墓东侧为
其子孔鲤墓,南侧为其孙孔亻及墓。此种布局寓意“携子抱孙”。孔子墓西有
房3间,旁立《子贡庐墓处》石碑。史载,孔子殁后,弟子皆结庐守墓3年,唯子贡
思慕情深,3年后复独居3年始归。孔子墓东南有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来此祭孔
的驻跸亭3座。再南为子贡手植楷,树原高四丈五尺,围一丈,清光绪年间遭雷击,
仅存枯木1米余。
孔氏家族的墓地,自孔子以下,已历七十七代,形成了以三代墓为主体的墓区。
四代孔白墓在孔子墓西北,五代孔求墓在东北。此后,历代墓均以孔子墓为中心而
排列。因年代久远,除三代墓世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仪外,
四代至七代墓,只能根据《阙里志》中的孔林图知其大致方位;八代至四十一代墓,
除十九代孔宙、孔彪外,多无迹可寻;四十二代以后的墓还可找到大部分,尤其是
元明清三代墓保存基本完好。
林内地下墓室未经发掘。地上建筑及设施,宋以前的已极少遗存,少数汉代墓
碑已移入孔庙。在墓地现有墓碑中,最早的是四十六代衍圣公孔宗愿的墓碣,形制
为笏头碣。其他一些汉以降至宋代墓碑,为后代补立,已非原来形制。
“中兴祖”孔仁玉墓,在孔子墓东北约40米处。墓南有明正统年间补立的墓碑。
孔仁玉,字温如,孔子四十三代孙。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年), 其父为孔庙洒扫
户孔末所杀,时仁玉生甫9个月,乳母张氏抱匿于外。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
孔末伏诛,乃得主孔子祀。孔氏称之为“中兴祖”。
元代有衍圣公墓4座,在孔林西北隅,仅有墓碣。 五十一代衍圣公墓前石碣为
笏头碣。在孔子墓西侧金大定年间的孔王襄墓碣亦作笏头形。元泰定年间,五
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升三品,墓碑碑首始镌双螭。
明代共有十代11座衍圣公墓,也在林之西北隅,自东往西,斜向依次排列。墓
前均立石仪及墓碑、诏旨碑、神道门等。自明初,衍圣公官秩升二品,墓前增设神
道碑。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于景泰三年(1452年)“改给三台银印,如正一品”,
神道碑和《奉天诰命碑》始为龟趺螭首形制。五十五代衍圣公神道碑为宋濂撰文。
六十一代衍圣公墓碑为李东阳篆书。六十二代衍圣公墓碑为严嵩篆书。其他墓碑、
神道碑、诏旨碑亦多为朝中权贵所书。
明清两代,衍圣公墓前立享堂最早的为六十一代孔弘泰,在原祠坛的位置建 3
间享堂,至今仍留有石柱础。此后建享堂的有六十二代闻韶、六十七代毓圻、七十
二代宪培、七十三代庆钅容。
清代共十二代衍圣公,卒于顺治四年(1647年)的六十五代仍葬在明代衍圣公墓
区,后十一代均葬林之东北隅。非嫡支后裔的墓葬则多以宗户自成范围,分布各处。
历代衍圣公,唯清代六十七代毓圻墓前建圣旨御碑亭,内立雍正帝表彰毓圻的
御碑。七十二代宪培墓前建于氏木坊。乾隆帝欲与孔府联姻,囿于满汉不能通婚,
乃变通手法,先让其女认汉族大臣于敏中为父,再以于姓女身份嫁宪培为妻。道光
五年(1825年),为祭于氏而建此坊。
葬于孔林非嫡后裔的著名人物,有清雍正时兵部尚书孔毓恂,清初文学家、《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民国时期政治活动家孔祥珂等。
孔子去世后,葬式比较简单。据《东家杂记》载:“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
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一日三斩板而以封”。秦始皇焚书坑儒,欲
取经传,曾掘孔子墓。春秋至两汉,是孔林发展的初期,仅在孔子墓前设砖祠坛,
四周植林木,“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余家”。整个墓茔的大小,《史记》和《皇
览》均记为一顷。
自东汉至北宋,孔子墓的设施逐渐完备。东汉永寿元年(155年) 鲁相韩敕修孔
子墓,将墓前砖祠坛易之以石,又于墓前造神门1间,东南造斋厅3间,形制渐备。汉末
以后,日渐荒芜。《水经注》载,北魏时孔林内坟墓仅见50余座,且“人名昭穆,不
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存”;冢茔之林木“则无复余条矣”。《魏书》载:北
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幸鲁,“诏兖州为孔子起园栽柏,修饰坟垅, 更建
碑铭”,逐渐恢复孔林的规模。南朝刘宋时植树600株。宋代拨调军士守卫。 《阙
里文献考》载: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有司请于朝,命工镌刻石仪,五年成,
峙于墓所。”
元明两代完成了孔林主要建筑和神道的建设,形成一座规模恢宏的墓地林园。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孔子五十四代孙曲阜尹孔思凯,以樵林难禁,始作周垣,
建重门,重门即今之大林门。明洪武十年(1377年),鲁民居文约等以地56亩增广林
田。永乐十二年(1414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恢复扩建思堂,又作墓门3 间;
二十一年因林垣多岁久倾坏,曲阜知县孔克中复修葺并加以增拓,周10余里。弘治
七年(1494年),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泰重修驻跸亭、林墙,创建享殿,神门扩作城
楼,并重建洙水两桥,植松柏数百株, 奠定了孔林内部的主要布局。 嘉靖二年 (
1523年),御史陈凤梧重修洙水桥,并建洙水桥坊和子贡庐墓堂。 万历二十二年 (
1594年),巡按连标、巡抚郑汝璧除修葺享殿斋室外, 又在大林门之南创建石坊、
碑亭,栽神道柏数百株,最终完成了孔林神道。
清代主要是扩大林地,对建筑有几次修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至
孔林致祭,再扩地十一顷余, 使孔林面积达到二十九顷四十亩九分。 雍正八年 (
1730年),重修门坊、林墙。民国期间仅有零星修复。“文化大革命”中, 孔林不
少墓葬被掘,石仪仆地。1979年后逐渐修复。
孔林是一处国内罕见的大型家族墓地和古建筑群。自春秋迄明清2400余年,坟
冢相沿累积,从无间断,对研究中国奴隶社会末期和全部封建社会的历史,尤其是
对研究中国丧葬制度、文化、风俗的演变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