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122&run=13

春秋战国至秦汉建筑台基。位于胶南县琅琊镇夏河城东南5公里处。三面临海,
海拔183米,呈船状起伏于众山之上。夏河城即古琅琊城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琅琊已成为港口城市。《管子·戒第》云:“桓公将东游,问于
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琅琊……’”《孟子·梁惠王下》有齐景公“欲观
于转附、朝亻舞,遵海而南,放于琅琊”的记载。《越绝书》:“勾践伐吴,
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史记·秦始皇帝本纪》《索隐》
引《山海经》谓:“琅琊台在渤海间。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有三次登琅琊。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琅琊即
其一。《水经注·潍水》:“勾践并吴,欲霸中国,徙都琅琊。秦始皇二十六年,
灭齐以为郡,城即秦王之所筑也。遂登琅琊大乐之山,作层台于其上,谓之琅琊台。
台在城东南十里,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余,傍滨巨海……所作台基
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刊石立碑,纪秦功德。台上有
神渊,渊至灵焉。”秦始皇死,二世胡亥即位, 也“东行郡县……尽刻始皇所立刻
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姓名。”后代对琅琊山、琅琊台统称之为“琅琊台”。 附近村
庄多以台命名,如台东、台西、台后等。
至汉代,武帝两次登琅琊。此后,历代帝王登临琅琊者屡见不鲜。
秦始皇登琅琊所立刻石及二世刻辞,《史记》录有全文。刻石至宋已残缺。宋
代琅琊地属密州,苏轼任密州太守时,作《书琅琊台篆后》曰:“秦始皇二十六年
初并天下,二十八年亲巡东方海上,登琅琊台观日出,乐之忘返,徙黔首三万家台
下,刻石颂秦德焉。二世元年,复刻诏书其旁。今颂诗亡矣,其从臣姓名仅有存者,
而二世诏书具在。”其后,赵明诚《金石录》记曰:“秦琅琊台刻石, 在今密州。
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然亦残缺。熙宁中,苏翰林守密,令庐
江文勋模拓刻石,即此碑也。”宋代琅琊刻石尚存84字。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诸城知县颜悦道修整琅琊刻石,切下残存的后半部分嵌于碑上。清顺治年间,诸城
知县程氵方又刻“长天一邑”4个大字于石上。 后人陆续在琅琊台上立龙头碑
72座。光绪末年,琅琊刻石失其所在。1922年,县教育局派人多方寻得, 修复后初
置于诸城县教育局内,抗日战争中移于城北天齐庙。1950年4月运至济南,1959年 1
月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
琅琊台现已废圮,遗址状如小丘,尚可辨识(图1-6)。 从修路施工的土方断面
看,台顶向下30米,每6公分为一人工层,土中杂有秦砖、汉瓦。出土砖瓦中, 有
完整的“千秋万岁”秦瓦当。1982年,在台顶发现残石刀。台下出土遗物近300件,
有石、陶、铜器和古钱币等。在琅琊台前还发现有陶质双管地下管道,方向朝台顶,
经鉴定,陶管为战国时期遗物。
图1-6 琅琊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