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气象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rec=256&run=13

1954年省内气象(候)台站开展单站霜冻补充预报,标志着农业气象
预报服务工作的开端。1958年起,各级气象(候)台站开始制作农作物播
种期、收获期和果树开花期的预报。1960年以后,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和
病虫害预测预报,编制农业气候展望等。70年代,省气象局和泰安、菏泽等
地区气象台以及部分气象站,进行防御小麦干热风试验,制作小麦干热风预报
。70年代后期,泰安地区气象台对当地直播与套种夏玉米进行对比观测试验
,总结出直播夏玉米产量低的原因,向农业部门提出发挥本地气候优势,将夏
玉米直播改为套种的建议,到1982年泰安地区夏玉米套种率达85%,平
均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1983年,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开始利用
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制作小麦产量预报。1985年,省气象局组织冬小麦遥感
综合测产业务试验,在全省选定39个气象站作为小麦地面观测站,在133
个观测点上进行小麦苗情动态观测,结合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建立综合测产模式
,在3月、4月、5月分别制作冬小麦产量丰歉趋势和单产、总产预报,向国
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气象局和省内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始于建国初期。1949年,省气象观测所定期编印《
济南气象月报》。1955年起,省气象局定期编印《山东气候旬(月)报》
,1958年改为《山东农业气象旬报》。1960年以后,各级气象台站开
展了雨情、墒情、温情(气温和地温)、气象灾情等农业气象情报服务。每年
春秋季播种期,向农业部门提供农业气象条件分析等情报服务。
1959年,省气象局根据中央气象局《农业气候调查提纲》的要求,组
织气象(候)台站进行农业气候调查。60年代初,编写了《山东省农业气候
区划》、《济宁专区农业气候区划》。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以
后,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被迫中断。1979年,在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领导
下,各级气象局(站)参加了当地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1984
年,省气象局编写了《山东省农业气候区划》。到1985年,县级农业气候
资源调查和区划全部完成。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成果,为合理开发利用气
候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作物布局和改革耕作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