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90&run=13

  起源于河北省中部。其所以命名为西河大鼓,一说产自大清河西;一说产自河
西坞。总的看,系由清代中叶流行于冀中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融合衍变而
成。
  西河大鼓为板腔结构体。常用板腔有“头板”、“二板”、“流水板”、“垛
子板”、“双高调”、“蚂蚱蹬腿”等。演出一弹一唱,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书
鼓、铜板,后有人加四胡、琵琶等。唱白相间,运用灵活,宜于说唱长篇大书。所
唱多铁马金戈之历史故事,其中《呼杨合兵》、《精忠说岳》尤为脍灸人口。20世
纪20年代初,河北名家赵玉峰率先来济南演唱,后崔玉臣在趵突泉望鹤亭上演《梅
花三国》。继之,“外国蛤蟆”张富禄的闷腔唱法又在惠民一带走红。东路大鼓名
家左玉玺喜其曲调新颖活泼,带头改唱西河调,将东路大鼓唱腔揉入创出新腔,被
称为“左玉玺调”、“渤海大鼓”。与河北省邻近的山东大鼓艺人刘泰清、傅泰臣、
齐泰周等,也纷纷改唱西河大鼓,但仍保留山东大鼓书目,演唱吐字发音方面也明
显地方化,成为西河大鼓在山东的新流派。
  西河大鼓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曾遍布济南书坛,并活跃于鲁西北、鲁北乃至胶
东各地,对胶东大鼓、北路琴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明显影响,是外省传入影响最
大的曲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