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渔鼓、山东花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83&run=13

  山东渔鼓 系源于道情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道情源于唐代“九真”、“
承天”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简板伴奏,元明以来流传益广,与各流行地区民间俗
曲相结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调。演唱内容以历史传统与民间故事为主,宗教色彩日
渐淡薄。因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渔鼓”,流行于山东境内的统称“山东渔鼓”。
但艺人仍尊道士邱处机,属“邱祖龙门派”。
  山东渔鼓风格各异,流行于临沂、济宁一带的多为寒腔渔鼓,代表性艺人有翟
教寅、王永田等。济宁以北、以东为两坡羊渔鼓及大、小关腔、靠山红等少数派别。
胶东一带的渔鼓,沿大沽河入青岛,以王太和、高六乙为代表,相传已有五代,今
已绝响。鲁北乐陵渔鼓,流传虽不广远,但男女对唱,曲调优美,边歌边舞,唱后
叠罗汉,热闹非常,在渔鼓道情中实不多见。
  渔鼓演出形式简单,用渔鼓、简板伴奏,唱白自由,语言通俗,曲调适于述说,
几近吟诵。传统书目除与道教有关的《三渡林英》、《湘子上寿》等唱段外,尚有
反映历史故事、民间生活的唱段50余个,中长篇《三红传》、《西华街》、《月唐
演义》等20余部。

  山东花鼓 又名“花鼓丁香”、“花鼓腔”、“打花鼓”、“花鼓秧歌”,是
一种走唱形式的民间说唱艺术。早在元明时期,就常被以所谓“淫词荡调”等罪名
而屡遭禁演。然愈禁愈是活跃,并与各流行地区俗曲小词结合,形成许多地方曲种。
  山东花鼓分为南、北、东三路。“南路”即“花鼓丁香”,流行于菏泽、济宁
和泰安西部,影响最大,形成“两夹弦”、“四平调”两个剧种。“北路”流行于
聊城、德州、惠民等地区,有“聊城花鼓”、“茌平花鼓”和以歌舞为主的“柳林
花鼓”,在德州、禹城、临邑一带发展成为小戏“一勾勾”。“东路”即邹县、滕
州、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一带的“锣鼓冲子”,在当地发展成为“拉魂腔”(即
柳琴戏);向东传入淄博、潍坊及胶东各地,则称为“肘鼓子”,发展成为“五音
戏”、“柳腔”、“茂腔”等剧种,对东路大鼓音乐的形成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花鼓演唱以二人对唱形式最为普遍。男为“鼓架子”,女为“舞桩”,稍加化
装,边舞边唱,具有明显的演唱故事的说书特色。后增加了演出人数,发展为分角
化装演出,并增加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打击乐器,吸收某些戏曲锣鼓经,演
出益加火爆,有些已经逐渐摆脱“打地摊”而向戏曲形式过渡。
  花鼓唱腔以七声音阶宫调式为主,主体部分为板式变化体结构。常用板式有平
调、寒韵、夸七锣、过序子、念板、锣鼓冲、砍牛橛等。另有专段专曲的[货郎调]
、[拐磨子]、[赶脚调]、[娃娃腔]等。打击乐由开台锣鼓和唱念锣鼓两部分
组成。传统书目十分丰富,有唱段《张郎休妻》、《货郎段》、《小二姐做梦》等
近百个,中长篇书《陈三两爬堂》、《风筝记》、《金钗记》、《玉杯记》等40余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