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俚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73&run=13

  山东琴书 清初产生于鲁西南曹州(今菏泽地区)一带,始为民间俗曲联缀演唱,
故名“小曲子”。现有曲牌200余支,常用的有[凤阳歌]、[上河调]、[叠断
桥]、[汉口垛]、[梅花落]、[垛子板]、[银纽丝]、[娃娃调]等十余支。
牌子曲书目主要有长篇书《白蛇传》、《秋江》,段儿书《鞭扫洛阳》、《踏青》、
《寻媒》、《王大娘探病》等。
  早期为自娱性“庄稼耍”,清末始有职业说书。除改编移植中长篇书目《空棺
计》、《绣鞋记》、《王天保下苏州》、《梁祝姻缘记》等七八十部外,为适应说
唱故事需要,音乐上也演化为以[凤阳歌]、[垛子板]为主体的板腔结构。又因
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故称“唱扬琴”、“山东洋琴”、“改良琴书”。
图2-3山东琴书立门三祖师
1933年,名艺人邓九如在天津青年会电台演播时,定名为“山东琴书”。其艺术流
派有三路:流行鲁西南的为“南路”,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茹兴礼所创的“茹派”和
以李若亮为代表的“李派”;济南以东,以广饶、博兴为中心,流行遍及胶东的是
“东路”,影响较大的是以商业兴、关云霞为代表的“商派”;流行济南及鲁西北
的是“北路”,具有代表性的是以邓九如为首的“邓派”。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琴书流行至长江以北河北、河南、京津乃至东北、新疆等
地,绝响的曲牌又得以恢复,艺术上不断革新,涌现了《梁祝下山》、《水漫金山》
、《盗灵芝》、《姑娘的心愿》、《大林还家》等优秀书目。

  俚曲 也称“小曲”。是清代初叶流传于山东淄川一带,联缀曲牌述演故事的
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其影响并不广远,幸清康熙时文学家蒲松龄著有俚曲十四种传
世,得窥其风貌,即《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
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
、《禳妒咒》、《富贵神仙》(后改称《磨难曲》)、《增补幸云曲》(各2册)等。
此外,80年代初,又有《张古董借妻》、《寡妇难》、《海喝卷》等当地流传的传
统俚曲被发现,说明蒲氏确系摹拟民间形式进行创作。蒲氏所用曲牌共53支,多已
失传,现仅存[耍孩儿]、[玉蛾郎]、[银纽丝]、[房四娘]、[憨头郎]、
[太平年]、[叠断桥]、[呀呀油]、[哭皇天]、[黄莺儿]、[跌落金钱]
等10余支。
  俚曲早期演唱情况,据传为自弹三弦说唱,后期才加琵琶、四胡、竹笛、二胡
伴奏。现俚曲濒于绝响,淄博市已整理出《磨难曲》中《旷野逢仙》一段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