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短篇小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7&run=13

  王统照是山东短篇小说创作的先驱。他抱着对“人生”有所解释的信念开始从
事小说创作,逐步走上了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王统照从1919年至1927年所作
的短篇小说,均编在《春雨之夜》、《霜痕》、《号声》集中。
  1924年1月,《春雨之夜》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0年2月6日版,被列为
“文学研究会丛书”。该集共收作者1919年至1923年间写的短篇小说20篇,其中著
名的篇章有《醉后》、《微笑》、《湖畔儿语》等。这些作品不少是探索人生的意
义,强调美和爱的作用。
  1931年9月,《霜痕》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初版,被列为“新中国文艺丛书”,
共收作者8个短篇。1947年12月,上海博文书店将该集易名为《青松之下》出版。
这8篇是《青松之下》、《霜痕》、《冲突》、《生与死的一行列》、《旅舍夜话》
、《相识者》、《河沿的秋夜》、《纪梦》,皆写于1923年至1924年。此集小说表
现了作者较之《春雨之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
  短篇小说集《号声》于1928年12月由上海复旦书店初版。共收作者1926年至
1927年写的9个短篇,其中《车中》、《沉船》、《号声》较著名。这些作品,按
作者自己所说,是在“切实地尝试到人间的苦味”(《自序二》)后的创作。
  此外,王统照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华亭鹤》(1941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
版),署名卢生。该集收作者抗日战争时期在孤岛上海所写的4篇小说《母爱》、《
泪与翼》、《亲生》、《华亭鹤》。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山东还有一位先行者王思玷。他受到茅盾、王统照
等人的影响,从1921年起至1924年,先后在以茅盾为首的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小说
月报》上发表了7篇小说,即《风雨之下》、《偏枯》、《刘并》、《归来》、《
瘟疫》、《一粒子弹》、《几封用S署名的信》。茅盾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
说一集·导言》中说:“这几篇,不但在题材上是新的东西,就是在技巧上也完全
摆脱了章回体旧小说的影响,它们使用活人的口语,用‘再现’的手法,给我们看
一页真切的活的人生图画。这几篇小说的作者象彗星似地一现就不见了。”1925年,
王思玷在大革命的影响下,投笔从戎,担任国民革命军委任的山东游击队第一支队
参谋,1926年在战斗中被地主武装杀害。他的短篇《风雨之下》,被评为《小说月
报》“风雨之夜”征文优秀小说之一。
  1936年11月,老舍的小说集《蛤藻集》由开明书店初版。该集共收入《老字号》
、《断魂枪》、《且说屋里》等短篇和中篇,都写成于青岛。
  1937年6月,《王统照短篇小说集》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发行,收短篇小说147
篇。
  1942年,峻青写成短篇《马石山上》。1942年冬,日寇对胶东半岛进行了疯狂
的“扫荡”,八路军某班战士为组织被困在马石山上的群众突围,最后弹尽粮绝,
全部牺牲。作品再现了这一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歌颂了革命战士高尚的革命情操。
  1943年,刘知侠的《罢免》发表在《大众日报》上,曾获1943年山东省文协举
办的5月、7月奖金评奖委员会的嘉奖。作品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解放运动。
  1944年11月,包干夫的《移坟》发表在《胶东大众》第25期上。作品写了一位
农民叙述自己借了阎王债,土地被地主夺走,儿媳被地主逼死的故事。
  1946年11月,陶钝的《麦黄杏》、申均之的《小马参军》、洪林的《老许》发
表,后均被收进《山东解放区文学作品选》。
  1947年8月,王统照的短篇小说集《银龙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其
中收集了作者从1924年至1936年间创作的短篇11篇。
  1947年,晋驼的短篇小说集《结合》由上海海燕书店出版。该集收有作者在延
安时期创作的短篇,结集前曾发表于延安《文艺月报》、《解放日报》等报刊。该
集被列为“七月丛书”之一。
  1949年,李根红的短篇小说集《人民的声音》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作为“文学丛
书”的一种出版。该集包括《柳英》等8篇。
  1950年2月,燕志隽(即燕遇明)的《苦女翻身记》由山东新华书店出版。作品
最早发表于1949年的《大众日报》,配合当时的土地改革运动,激励人们向封建制
度进行斗争。
  1950年4月,杨朔的短篇小说集《北黑线》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1951年上
海新文艺出版社新1版,共收10篇。
  1952年底,吕曰生的《骡子的故事》发表于《新观察》杂志,作品描写翻身农
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1953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初中语文课本,同时被
选入职工业余中学课本和农民课本。
  1953年11月,杨朔的短篇小说集《一个疯女》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收《一
个疯女》和《回婚》2个短篇。
  1954年,《大众日报》编辑部编、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入了
吕曰生的《一个安静的晚上》、鲁特(笔名剑秋)的《李凤阁》、孔林的《好老人》
等9篇作品。
  1955年,峻青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
《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水落石出》、《党员登记表》、《老交通》
等。本集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同日
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的英雄业绩和崇高思想。
  1955年,刘知侠的短篇小说集《铺草》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铺草》
通过一名战士与农民为一把铺草而发生冲突,展示了根据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
情景。
  1955年,李维西的短篇小说集《性急的人》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
  1955年,张扬的短篇小说集《血线》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包括《血线》
和《通住前线的路上》2个短篇。作品描写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
的电话员、汽车司机们勇敢地战胜敌人的封锁,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1956年,王愿坚的短篇小说集《党费》由工人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党费》、
《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这些作品描写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
革命根据地的党员和人民群众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对党忠贞不渝,与敌人进行顽
强斗争的故事。
  1956年,萧平的短篇《三月雪》发表。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一个女共
产党员的英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员宽广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并描述了新一代
在共产党的关怀和教育下,决心接好革命班的风姿。该作品曾被誉为是1956年最引
人注目的短篇小说之一,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1956年,王希坚的短篇小说集《陈老石入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3
个短篇,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1956年,董均伦、江源的短篇小说集《麦子熟了的时候》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共收入5篇,均反映5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的风貌。
  1957年12月,梁兴晨的短篇小说《合家》在《前哨》杂志发表。
  1958年,李维西的短篇小说集《农庄的客人》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9年,王愿坚的短篇小说集《后代》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其中有《七根火柴》
、《三人行》、《赶队》等。作品描写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用生命和鲜
血实践伟大理想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959年,翟永瑚的短篇小说集《狼窝里的雷声》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收4
个短篇。
  1959年8月,峻青的短篇小说集《胶东纪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是作
者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自选集,共收11篇。作品大多取材于作者的家乡胶东半岛老
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集中代表了作者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959年,张扬的短篇小说集《三过豹子岗》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7篇。
  1960年,杨朔的短篇小说集《大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共收16篇。
  1962年9月,刘知侠的短篇小说集《沂蒙山的故事》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中描写了沂蒙山根据地人民在艰难困苦的对敌斗争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
英雄故事,赞美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还有少数短篇表现了老区人民在社会主义
建设中的巨大热情,赞颂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1962年8月,郭澄清的短篇小说《黑掌柜》发表。小说塑造了一个优秀财贸干
部的形象,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篇比较好的作品。
  1962年,短篇小说集《红嫂》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由《山东文学》编
辑部编选了1960年至1962年山东出现的比较好的短篇小说,其中有《红嫂》、《村
哥》、《出差》、《一夜春风》、《海歌》、《红、绿、青》等。
  1978年8月,林雨的短篇小说集《你喜欢谁》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作
者近两年写的8个短篇。作品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与林彪、江
青反革命集团进行的斗争。
  1979年10月,冯毅之的短篇小说集《淄流》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短篇
小说9篇。
  1980年3月,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的《山东三十年短篇小说选》(1949-
1979)上、下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编选山东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
短篇57篇,其中有《苦女翻身记》、《一个安静的晚上》、《红嫂》、《墓场与鲜
花》等。《墓场与鲜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最早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
的作品,作者萧平描写了在“左”倾错误戕害下,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的
历史命运和人生道路。
  1980年9月,尤凤伟的短篇小说集《月亮知道我的心》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白莲莲》、《冒名者》、《清水衙门》、《告密者》等13个短篇。
  1981年11月,王润滋的短篇小说集《卖蟹》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选收13篇。
其中有全国获奖作品《卖蟹》、《内当家》等。
  1981年11月,牟崇光的短篇小说集《田园新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收作
者从1950年至1981年间所发表的短篇24个。其中《在大路上》当时在全国影响较大。
  1981年,山东省举行了文学评奖活动,获荣誉奖的短篇小说有《内当家》(王
润滋作)、《拜年》(鲁南作);获一等奖的有《爱情从这里开始》(尤凤伟作)、《
黄河故道的娘儿们》(左建明作)、《雀儿妈妈和她的孩子》(邱勋作)、《他们的路》
(王海作)、《农民老子》(矫健作)。
  1982年11月,梁兴晨的短篇小说集《典型演义》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
18篇。
  1983年1月,左建明的短篇小说集《雪地》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17篇,
其中有《阴影》、《三喜临门》、《烦恼》、《父亲》、《雪恋》等。
  1984年,张炜的短篇小说集《芦青河告诉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有
《声音》、《拉拉谷》、《黄烟地》、《古井》、《猪伴》等。《声音》获1982年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拉拉谷》获全国首届青年文学奖。
  1985年,张炜的短篇小说集《浪漫的秋夜》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8年,
短篇小说集《童眸》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收《秋天的思索》、《黄河》、
《童眸》、《一潭清水》等。《一潭清水》曾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短篇,还有《老茂发财记》、《老茂的心病》、《老霜的
苦闷》、《农民老子》(均为矫健作)、《红高粱》(莫言作)等。其中《老霜的苦闷》
曾在全国获奖,《红高粱》曾被拍成电影,并在国际上获奖。
  1986年,李贯通的中短篇小说集《正是梁上燕归时》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7年,他的另一中短篇小说集《洞天》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其中《洞天》
曾获198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1989年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创作奖一等奖。
  1989年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创作奖的短篇还有《福地》(刘玉堂作)、《三个
渔人》(王润滋作)(以上为二等奖),《女子世界》(侯贺林作)、《沙冢》(阿真作)、
《雾谷》(王欣作)、《神滩》(王春波作)。
  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编辑出版
了一套“齐鲁文学新秀丛书”(均为个人短篇小说集),1989年9月由华艺出版社出
版。与此同时,还编选出版了《山东作家小说集》(均收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