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57&run=13

  通称“河南梆子”,或称“河南高调”、“河南讴”。系清乾隆年间,山陕梆
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成。其中,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和以
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同山东梆子(高调梆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剧目基本
相同,唱法多由大本腔(真嗓)改以二本腔(假嗓)为主。20世纪30年代,山东梆子与
河南梆子演员还经常交流演出。樊粹庭在开封相国寺修建豫声剧院时,邀请以陈素
真为首的杞县班和以赵义庭为首的山东梆子班合班演出。自从“豫西调”向东发展
以来,影响逐渐扩大,在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方面均有显著的革新与发展。
因之,从40年代开始,山东西南部的戏院便从开封一带邀角,当地不少剧团和演员
也兼唱豫西调,就连拥有60年历史的大兴班(山东省梆子剧团前身)也不例外。据
1953年山东省戏曲工作组调查,豫剧在山东流行地区很广,它经常活动在济南市及
菏泽、济宁、聊城、泰安、临沂地区。当时以豫剧命名的剧团达43个,占全省艺术
表演团体总数的30%弱。鲁西南一带较大的村镇,都有业余剧团。
  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各代表团演出《哭剑》、《黄
牛分家》、《花园会》、《洛阳桥》、《卖衣收子》、《刀劈杨藩》等豫剧,司凤
英、刘桂荣、刘玉朋、刘君秋、杨美兰、张玉霞等获演员奖,刘兆伦、王希堂获奖
状。同年,山东省代表团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黄牛分家》、《无
盐出征》等剧。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菏泽、济宁、聊城、
泰安地区代表团演出现代戏《万紫千红》、《东北沟》、《小白旗的风波》、《拣
豆种》、《二十只篮子》、《一朵晃花》和整理的传统剧目《反西唐》、《三击掌》
等。
  之后,豫剧在山东各地继续发展,新编剧目和培养的后起之秀不断涌现。80年
代,全省举办的历届戏剧演出月和艺术节中,《两娶亲》、《山里人》、《乡下娘
儿们》、《牡丹案》等剧获得奖励,刘玉真、赵广泉、王全荣、朱桂芹等分别获优
秀表演奖及演员奖。据1990年统计,全省共有豫剧团17个,分布在菏泽、济宁、泰
安、聊城、临沂、济南、枣庄等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