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43&run=13

  和茂腔同出于一个源流,都由“本肘鼓”演变而来。约在100年前,“本肘鼓”
一分为二:留在高密、诸城、五莲等地的支派,后来发展形成“茂腔”;另一分支,
流传到胶东半岛的即墨、平度、掖县、莱阳一带。每逢年节、庙会以及农闲时,经
常演唱,深受欢迎,群众争相学唱。起初,仍旧保持“本肘鼓”的简易演唱形式,
只用鼓、手锣、梆子或呱哒板伴奏。约在1910年左右,莱阳县管村的业余爱好者郭
凤鸣,采用莱阳、平度一带演唱[绣花朵]等民歌时用来伴奏的四弦胡琴(四胡)寻
声伴唱,并加上月琴配合。经过实践探索,不断改进,终于得到群众公认。于是,
普遍使用四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
  但是,长期演唱“本肘鼓”的演员们,由无丝弦乐器伴奏过渡到定调演唱,中
间经历了一段试验和适应的过程。开始,演员的唱腔与伴奏乐器很不和谐,只能顺
着弦音强往上溜,所以群众称之为“溜腔”,后来便谐音定名为“柳腔”。在柳腔
发展过程中,艺人常与河北梆子班社同台演出,吸收了梆子表演程式和个别唱腔。
因此,当地群众也称柳腔为“梆柳”。
  柳腔进入青岛的年代,约在1920年前后。早期较著名的班社为四喜班,主要演
员有刘森(刘作莲)、刘小(刘洪石)、刘(刘德昌)、姜文龙、姜文兴、范友山等。
刘森和刘小都是即墨人,男扮旦角,唱做俱佳。他们演出的《蓝桥会》、《月墙》、
《王定保借当》等剧,很受观众欢迎,有所谓“前有刘森,后有刘小”的赞誉。
  柳腔的传统剧目与茂腔基本相同,不少演员都能兼唱柳腔和茂腔。由于流行地
域略有不同,柳腔曾向河北梆子、评剧等剧种移植了一部分茂腔没有的剧目,如《
告扇子》、《江水记》、《秦雪梅》等。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分为[悲调]、[
花调]。[悲调]的旋律凄凉哀怨,适于表现悲愤咏叹的情感。[花调]或称[欢
调],常用来抒发欢快喜悦的感情。板式分为[慢板]、[二板]、[快板]、[
四不象]等,另有[娃娃]、[南锣]、[哭迷子]、[尖板]等,系从兄弟剧种
移植而来。[反调]是近年来新创的唱腔。伴奏乐器以四胡为主,二胡、月琴配合,
后陆续增添三弦、笙、笛等乐器。“吹垛子”是柳腔音乐的特点。当剧中角色演唱
大段剧词,中间需要换韵或是告一段落时,使用唢呐吹垛子衬垫。
  1949年底,柳腔演员组成青岛市金星剧团。1954年和1956年,山东省2届戏曲
观摩会演时,先后演出《寻工夫》、《割袍》等剧,张秀云获演员一等奖。1959年,
进京汇报演出《赵美蓉观灯》、《丹凤关》等剧。“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岛市柳
腔剧团被迫解散,全省只剩下即墨县柳腔剧团一个专业演出团体。1982年,山东省
第一届戏剧演出月期间,青岛市即墨县柳腔剧团参加演出《璞玉传奇》,王勇等获
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