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41&run=13

  通称“拉魂腔”,又称“拉后腔”、“拉河腔”、“拉呼腔”、“拉花腔”、
“肘鼓子”。后因其伴奏的主要弹拨乐器状似柳叶,故定名为“柳琴戏”。形成于
鲁南、苏北一带,逐渐扩展到皖北、豫东。由于流行地区较广,后有东、南、北、
中路之分。进入安徽泗县、灵璧的分支,形成“泗州戏”。柳琴戏与山东的五音戏、
茂腔、柳腔、苏北的淮海戏,有密切的关系。
  早期艺人走乡串镇流动演唱,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
子击节,用[八句子](娃娃)等曲调唱“单篇子”,如《走娘家》、《懒老婆》、
《劝夫》、《劝嫁》、《访友》等。约在清嘉庆末年,进一步发展为由小旦、小生、
小丑扮演的“三小戏”,如《下南唐》、《观灯》、《打干棒》、《王小赶脚》等。
由于艺人少,剧中人物多,便采用一个人赶扮几个角色的演出形式,称为“当场变”
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接四妹回娘家探母的故事,剧中出现的
兄、妹、公、婆、母、嫂,均由丑、旦二人分7次换装改扮,所以此剧目也叫《七
妆》。之后,艺人利用青苗会或庙会演出的机会,结合成“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
房”的戏班,搭席为棚,简单化装,旦角额上扎彩球,束腰裙,脚踩“垫子”(跷);
男者带上髯口就演老生,摘下便是小生。经过不断演出,逐步有所发展提高。20世
纪30年代,进入临沂、郯城、滕县、徐州等地演出后,吸收借鉴了京剧、梆子戏的
表演艺术,行当有所分工。
  传统剧目有200余个,经常演出的有《秦香莲》、《大花园》、《西岐州》、
《樊梨花点兵》、《拦马》、《白罗衫》、《拾棉花》等,还有根据章回小说改编
的连台本戏《金镯玉环记》、《白玉楼》等。
  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大起板]、[慢板]、[二六板]、[八板
头]、[八句压场]等,还有[三句撑]、[五句半]、[八句娃娃]、[十二句
羊子]、[慢板落]等腔调。男女唱腔都用真嗓。伴奏乐器除柳叶琴外,还有板胡、
二胡、笛等。
  1954年和1956年,临沂地区柳琴剧团2次参加山东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
《小书房》、《打干棒》、《张郎休妻》等剧,主要演员张金兰、李春生、邵瑞武
等获演员奖。1979年,枣庄市滕县柳琴剧团演出根据《聊斋志异》同名小说改编的
《瑞云》,参加省举办的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1982年,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演出月
期间,临沂柳琴剧团演出《卧龙求凤》,滕县柳琴剧团演出现代戏《山乡锣鼓》。
1986年和1989年,两团先后在徐州和枣庄举办的2届“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淮海
戏剧节”演出《匡衡进京》、《彩石峪》、《山乡锣鼓》等剧。1990年,枣庄市和
滕州市柳琴剧团进京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合作演出《山乡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