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梆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38&run=13

  又称“章丘梆子”,群众称之为“山东讴”。系山陕梆子经过山西、河北等省
传至章丘、惠民等地,至晚在清代中叶就已在本地流行。这种梆子声腔与早已在本
地流行的昆曲及[扬州乱弹]、[柳子]、[罗罗]等曲调相结合,形成了“东路
梆子”。相对地称河北梆子为“西路梆子”,称秦腔为“老西路梆子”。东路梆子
流行地以章丘、惠民为中心,东到益都、寿光,西至历城、济南,以及德州地区东
部的沾化、乐陵,往北到过河北省的盐山、沧州、天津,向南到过泰安、兖州、济
宁等地。
  传统剧目据统计有155出,唱梆子腔的约占总数的80%。其中的《庆顶珠》(《
打渔杀家》)、《打侄上坟》、《锁云囊》、《翠花宫》等剧,与山陕梆子及河北
梆子接近。此外,还保留一部分其它声腔的剧目,如用昆腔演唱的《掷戟》(《连
环记》)、《坠马》(《绣记》)、《封相》,用[扬州乱弹]演唱的《打桃园》、
《火焰洞》等,用[柳子]调演唱的《马二头送祟》、《刘吉嘎观灯》,用[罗罗]
腔演唱的《打灶王》,以及部分唱高拨子及皮簧的剧目。
  梆子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基本板式分为[慢一板]、[二板]、[三板]、[
三七板]等,还有[尖板]、[哭腔]、[滑溜腔]、[戳腔]、[马古噜油子]、
[倒拉车]等。唱法以本嗓为主,每句的最后一字行腔用假嗓翻高演唱,发出“讴”
字的尾音。“山东讴”之名,由此而来。乐器以大胡琴、月琴为主。大胡琴与山东
梆子、平调的二弦、莱芜梆子的提琴、枣梆的锯琴基本相同(杆粗短,椿木为筒,
六楞,用梧桐板覆蒙)。后来,陆续增添二胡、三弦、笙等乐器伴奏。唱[扬州乱
弹]、[柳子]、[罗罗]时,分别用横笛、唢呐伴奏。
  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是东路梆子的兴旺时期。先后出现了章丘同字科班、商
河万字科班、惠民全字科班、滨县顺字科班、无棣火食班等班社。著名演员有周康
(红净)、郭连孝(须生)、韩振铎(艺名“咬断弦”,旦),以及同居、同文、万贞、
万庆、全武、全成、顺全、刘法、刘长庚(艺名“银娃娃”,小生)等。周康擅演关
羽戏,民间有“周康演关公,我三天不上工”之说。郭连孝不仅身怀甩纱帽、踢鞋
等绝技,且嗓音洪亮,唱腔感人。曾长期在济南的南岗子文举茶社等处演唱,并与
吕剧、五音戏、京剧、河北梆子等组成三合班、五六合班演出,对五音戏等民间小
戏剧种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班社解散,艺人流散,剧种濒于绝灭。1954年,在党的“百
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东路梆子获得扶持抢救。惠民地区组织刘长庚、
左兴明、孟昭轩等老艺人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打侄上坟》、
《拣柴》等剧,刘长庚获得奖励。不久,惠民县成立东胜(东路梆子)剧团,培养了
一批学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解散。目前,惠民、滨县、商河、乐陵等
地仍有业余剧团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