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梆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37&run=13

  又名“莱芜讴”,流行于泰山周围的莱芜、泰安、新汶、肥城、沂源、蒙阴等
十数县,故也称“靠山梆”或“泰山梆”。莱芜梆子主要由梆子与徽戏两大部分组
成。据《孔府档案》记载,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已有徽班在孔府演唱。1790年,
“四大徽班”进京以后,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南北交通的发达,徽戏也沿着大运
河流传至山东境内的泰安一带。在嘉庆和道光年间,由于南北贸易和交通的发展,
流传在山东的徽戏尚能得到南方徽班在艺术上的滋养,丰富了皮簧等新的声腔。至
1853年左右(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作战,交通中断,徽戏失去了与南
方的联系,其中一个班社便在“御大道”上的大集镇夏张(今属泰安市)定居下来,
这便是王侍郎家的老阳春班。它和徽州的大阳春、二阳春、三阳春同名。
  老阳春班定居山东后,由西南传来的梆子腔逐渐在汶上一带盛行。由于梆子腔
粗犷豪放,赢得群众喜爱,于是徽戏和梆子便在泰安附近同时流传,且常同台演出,
满足了群众对艺术多样化的欣赏要求,并为长期合班打下了基础。自1874年第一个
科班小阳春班开始,就同时传授徽戏和梆子两种声腔,结合演出。几十年间,陆续
成立了长顺班、吉庆班、恒盛班、小长顺班、富盛班、庆丰教育社、兴华班、小吉
庆班、新吉庆班等十几个科班,培育了近400名职业艺人。在长期流传过程,梆子
腔地方化较快,道白咬字完全用山东口音,因之,梆子声腔逐渐成为主要成份。在
将近300个传统剧目中,梆子剧目占大半,且有其它梆子极少演出的《桃符板》、
《王魁征西》等剧目。因其活动范围以莱芜为中心,故称“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吐字清楚,女腔的尾声翻高八度时才用假声。男
腔中有“立嗓”,用假声倒吸气唱法。这两种假声唱法,即称为“讴”。梆子的唱
腔板式,有[一板]、[二板]、[三板]、[吊锣]、[四虎头]、[栽板]、
[双跺腿]、[金钩挂]、[一串铃]等。主弦为大胡琴,也称“提琴”,蒙梧桐
板,杆短而粗。辅助乐器有八楞月琴、三弦等。徽戏部分,包括高拨子、乱弹、老
西皮、老二簧、罗罗、滩簧以及昆曲等,传统剧目有100余个。唱高拨子及老皮簧
时,用小胡琴伴奏;唱乱弹及昆曲时,用横笛伴奏;唱罗罗时,用唢呐伴奏;唱滩
簧时,用横笛、小海笛、二胡伴奏。
  莱芜梆子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著名演员,如陈富庆(艺名“魔旦子”)、胡
大采、邹凯勋(杨岱)、胡庆松、程庆全等。抗日战争期间,职业剧团被迫解散,艺
人流离失所,有的参加了抗日文艺团体,用莱芜梆子曲调宣传抗战和土改政策。
1954年,恢复专业剧团,先后整理《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八件衣》等
传统剧目,并演出了一些现代戏。1965年排演的现代戏《送猪记》,曾赴上海、北
京演出。现代戏《三定桩》和《红柳绿柳》,于1976年和1982年先后晋京汇报演出,
并分别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山东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1989年,莱芜梆子
剧团参加第二届山东艺术节,演出《推媳妇》、《三改契约》、《万元寡妇》,获
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