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培训与辅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279&run=13

  新中国成立后,创办各种业余补习学校(补习班)、工农夜校、文艺培训班(辅
导班)等,被规定为全省文化馆、站、厂矿文化俱乐部的经常工作内容之一。50年
代初,配合各地文化馆(站)的建设,省文化局及有关部门分期分批对全省文化馆(
站)干部进了专业轮训。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下达《关于整顿加强文
化馆站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文化馆站有3项业务(时事宣传,图书阅览,文娱辅
导)。全省文化馆站大都改变了以往工作上存在的孤立工作、“死守摊”、被动忙
乱、抓不住重心及关门办馆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加强对工
厂、农村的文艺活动的指导,培训基层文艺活动骨干。从全省范围而言,主要的培
训、辅导班有:
  1957年,省群众艺术馆举办山东民歌传授班,对来自全省各市、专、县文化馆
干部进行听音、记谱等基本训练,传授了《大实话》、《满江红》等9首山东民歌。
结业时,学员在济南山东剧院举行了汇报演出。
  1959年2月,省文化局、省文联为准备国庆10周年庆祝活动,举办鼓子秧歌培
训班,培训各市、专、县文化馆舞蹈干部和部分公社文工团舞蹈骨干60名。同年7
月,省文化局在省群众艺术馆举办音乐舞蹈训练班,为期3个月,培训学员100余人。
结业时,在山东剧院举办音舞训练班创作节目演出歌舞晚会汇报公演,学员们创作
的歌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辑。同年11月,还举办了一期美术创作讲习班,
培训各地文化馆美术干部30余人。
  1960年4月,省文化局举办音乐舞蹈研究班,由省群众艺术馆音乐组、舞蹈组
进行辅导讲课。100余名学员学习一个半月后,分3路深入高密、五莲、崂山、肥城、
临清、微山、历城及沂蒙山区,对民间音乐、舞蹈进行普查和记录整理,并搜集群
众创作作品。同年,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美术学习班,组织部分学员对民间美术进行
调查、收集,并进行教学辅导。
  1962年,省群众艺术馆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培训剪纸专业人员10余人。
  1963年夏,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群众戏曲创作培训班,各市、专、县艺术馆、文
化馆创作辅导干部20余人参加学习。1个月内创作出10余个戏曲节目,其中《李小
五卖鱼》、《春姐秋妹》等10个作品在《前哨》月刊和《群众演唱》上发表。
  1975年,省群众艺术馆在淄博洪山举办器乐创作班,学员作品出了专集。
  1979年,省艺术馆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配器学习班,培训文化馆、文化宫业务
干部60名。2个月的学习期间,学员创作乐曲70余首(其中有7首灌制了唱片),解决
了各地区多年来小乐队配器的困难。
  1980年,省艺术馆在临朐举办歌曲创作学习班,来自各地、市群众艺术馆、县
文化馆、工人文化宫的60余名音乐干部参加了学习,结业后出版了歌曲专集。
  1981年,举办全省舞蹈培训班,对来自各地的40名舞蹈干部进行了3个月的系
统训练。除教授基础知识外,还传授了10余种民族舞蹈素材、43个舞蹈组合和成品
舞蹈,最后进行了汇报演出。同年9月,省艺术馆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曲艺创作
班,采用讲课辅导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共创作、加工曲艺作品43个,在《群
众艺术》发表。
  1982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省戏曲研究室举办中长篇书目创作座谈会,
省艺术馆《群众艺术》编辑部派人参加辅导。会上创作的《扇坠》、《小明传》在
《群众艺术》连载,《扇坠》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1982年和1984年,省艺术馆举办了2期幼教培训班,由音乐科、舞蹈科、美术
科辅导讲课。
  1985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举办中长篇书目创作座谈会,省戏曲研究室
曲艺科和省艺术馆《群众艺术》编辑部派人参加辅导。会上创作的《梅花针传奇》
在《群众艺术》连载,《旱天雷》由《安徽曲艺》发表,《继母碑》、《女法官》
在《曲艺》月刊发表。
  1987年至1990年间,全省举办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辅导班多
起,接受培训人员达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