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艺术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265&run=13

  前身为山东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57年1月,系以1953年初建立的山东省美
术工作室、省音乐工作组、省剧本创作组的业务干部为基础,加以调整组建而成,
馆址在济南市杆南西街27号。建馆初期设有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编辑5个业
务组及行政办公室和实验歌舞队,编制34人。馆长金绍华(未到任),副馆长叶又新、
龙启云、苗晶。
  1957年6月,该馆编辑的《群众艺术》(双月刊)创刊,并公开发行,至1960年
停刊,后又编印《群众演唱》材料。1961年,省戏曲研究室迁入该馆,两单位合署
办公。1964年,省群众艺术馆一度改名为“山东省文化馆”,原业务组、室未变。
同年,《群众艺术》复刊,1966年再次停刊。“文化大革命”期间,省群众艺术馆
曾一度撤销,但不久又行恢复,继续工作。省戏曲研究室于1971年被撤销,人员合
并,成立山东省艺术馆。这一时期,馆内分音乐、舞蹈、美术、创作、行政、资料
6个组。1972年,该馆增设《山东文艺》编辑部,经试刊后公开出版发行《山东文
艺》(双月刊)。1977年,《山东文艺》编辑部划归省文联领导。1979年,《群众艺
术》编辑部恢复,再次复刊(月刊)。1980年,省戏曲研究室恢复建制。1985年,《
群众艺术》改名为《艺术天地》(月刊),至1990年停刊。这一时期,该馆下设调查
研究科、音乐科、舞蹈科、戏剧科、美术科、曲艺科、《艺术天地》编辑部、行政
科、办公室和资料室。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以来,对繁荣全省群众文化活动起了推动
作用。该馆业务人员在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仅在
省级和全国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即达900多件,其中有8部戏曲作品拍成电影,数十
首歌曲灌制成唱片、盒带,有44个作品在省级或中央一级评选中获奖。该馆编辑的
《群众艺术》(《艺术天地》),共出刊168期,《群众文化通讯》出刊36期。为普
及群众文化活动,编辑出刊了《活页歌选》、《广播歌选》(与省广播电台合办)、
《群众乐坛》及大量文艺演唱材料,提供给各市、地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工
矿企业文化宫、俱乐部等。1957年至1990年间,该馆先后主办或参加辅导各种创作
班、学习班、传授班20多期,培训各地(专)、市、县、区艺术馆、文化馆、文化宫、
俱乐部业务人员3000余人次。在挖掘整理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方面:(一)搜集民间歌
曲1万余首、民间乐曲1000余首,并在研究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编辑和宣传推广,
先后出版了《渤海民间歌曲选》、《山东民间器乐曲选集》、《山东琴书音乐》、
《撒大泼》、《山东民间歌曲选集》、《巧女绣花》、《茉莉花》、《手扬鞭儿唱
山歌》、《中国民歌选》(内有山东民歌80首)、《鲁西南鼓吹乐曲选集》(与中央
音乐学院合编)、《山东民间器乐曲选集》(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合编)等专
著;(二)搜集民间美术品风筝、剪纸、门笺、花灯、刺绣、网扣、陶器、泥塑、布
制儿童玩具、印花布、年画印版、草编纸糊农家盛物用具等12626件,对年画和剪
纸的改革进行了研究、探索,发表了《胶东民间剪纸》、《谈山东民间玩具》等一
批研究专著和文章;(三)搜集挖掘一批优秀民间舞蹈节目,并在研究学习民间舞蹈
的基础上,加工整理了《鼓子秧歌》等,创作了《爆竹声声》、《屈原》等50多个
舞蹈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