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美术、书法篆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162&run=13

  在山东的艺术宝库中,美术、书法篆刻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期的北辛、大汶
口和龙山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和玉、石、骨雕品来看,其造型之巧妙,纹样之生动,
制作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数千年来,山东众多名不见经传的民间美术家世代相
传地创造着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品,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兼具黄河、滨海文
化的特点而著称于世。及至商、周的青铜彝器,无论其造型、图案与文字,都体现
了黄河流域华夏文化的鲜明特色。秦汉以降,更臻鼎盛灿烂。从留存于山东境内的
《泰山》、《琅琊台》等秦篆刻石,到临沂金雀山、银雀山的西汉帛画简书;从嘉
祥武氏祠、长清郭氏祠和沂南、滕州等地的汉画像石,到泰安、济宁、曲阜等地的
汉隶碑刻,均属这一时期光辉典范之作。魏晋南北朝间,山东先后出现了杰出的书
法家王羲之和郑道昭,他们书写的《兰亭序》和《郑文公碑》,代表着这一时期中
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分别被誉为南、北“书圣”。山东历代著名画家,自隋迄
今代不乏人,范画名作不胜枚举,如展子虔的《游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崔子忠的《云中鸡犬图》,以及高凤翰的《西亭诗思图》等。
  山东的美术、书法篆刻团体,自晚清以来,虽也陆续涌现,但其活动往往仅限
于省内几个城市的小范围内,且自生自灭,变迁无常。自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先后
建立了全省性的群众团体山东美术工作者协会和山东书法篆刻研究会(山东省美术
家协会和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前身)。通过国内外美术、书法篆刻的创作研究与交流
活动,对提高美术家、书法篆刻家的专业技艺和新生力量的培育成长都起到了积极
作用。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山东
的美术品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丰富(如农民画、现代壁画、城市雕塑等),
美术、书法篆刻家的创作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在历届全国美术、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和评奖中,山东都有不少作品入选和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