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艺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146&run=13

  蹬板凳 1960年由山东省杂技团创作演出,创造性地发挥了蹬技的特点,在全
国属首创。1984年12月,该团《蹬板凳》参加第十届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荣获“
金小丑”奖。它的表演形式是:底座演员仰卧,蹬起由11条板凳组成的造型。主要
技巧有:倒立叼花,双手分板凳,单臂倒立旋转,单腿蹬等。后济南市杂技团又进
行了创造发展,由一个底座演员3个尖子演员合作表演,主要技巧有:高空后软翻,
单立碑起,单手倒立落衔水旋转,倒立叼花,单腿蹬等。
  双层蹬板凳 系由山东省杂技团在原蹬板凳的基础上创作演出。表演形式为,
双层底座,一个尖子。主要技巧:双层蹬,单腿蹬转,单臂倒立,蹬人技巧,双手
分板凳,倒立叼花等。
  蹬人 清末民初已有表演。旧时称“蹬罗汉”、“蹬梢子”,代表艺人有“盖
山东”李凤英等。蹬人由一个底座演员和一个尖子演员合作表演。主要技巧是倒立、
滚翻、站脚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吸收了体操中的一些技巧,如空中翻转、转体等。
  蹬梯子 民国前后山东已有表演。新中国成立后,个别杂技团体有表演。70年
代以后在山东消失。表演形式是:底座演员仰卧,双脚蹬一架木梯,尖子演员在木
梯上表演倒立、钻梯等动作。
  蹬车轮 清末民初已有表演,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表演形式:底座演员仰
卧,用双脚蹬旧时木制的大车轮,车轮上还要站由五六个人组成的造型,主要表现
双腿的蹬力和掌握平衡的技巧。
  蹬坛子、蹬缸 清末,山东一些马戏班里有表演。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很快。主
要技巧有高抛、承接、蹬转、双人对传等,后来又有蹬桌子的表演。
  蹬伞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节目。主要技巧是:以单脚、双脚耍弄绸伞,
有高抛、蹬转、走伞边、空中翻滚等,体现掌握伞的平衡技巧,后来又在表演中加
入了蹬棍和转毯等技巧。
  蹬排椅造型 50年代,山东已有这种表演,70年代后消失。表演形式:底座演
员用双脚蹬起由5把椅子组成的造型,椅子成斜向排列,4名演员在椅子上做倒立技
巧。
  顶竿 50年代,山东已有这种表演形式。演员用头部顶起一根长约5米的竹竿,
尖子演员在竿的顶端表演双人造型、倒立、前水平、后水平、大摇旋转等动作。
  顶板凳 70年代发展的节目。采用蹬板凳的板凳造型,用头部来顶,尖子演员
在板凳上面做倒立等动作。后来该节目又发展为在大木球上表演,成为踩球顶板凳
的表演形式。增加了底座演员掌握平衡的难度和劈木砖的技巧。
  顶坛子 也称“巧耍花坛”,新中国成立后均有表演。顶坛子系统称,实际内
容包括坛子和缸的表演。演员用头部来顶缸或坛子,辅助以手、肩、臂、腿、脚、
脊等表演,主要技巧有抛、接、过缸口、旋转等。
  小武术 武术原是江湖艺人“撂地”中常表演的技艺,小武术则是经过加工整
理的以徒手表演为主的形式,原是中国杂技团的一个节目。60年代起,山东移植并
表演。由5个演员表演跟头、倒立、翻滚、对手技巧、集体造型等。
  大跳板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集体节目。利用弹板的弹力把演员弹向空中,
做空翻转体等动作。集体技巧有二节人、三节人、坐椅等。
  小跳板 表演形式小于大跳板,70年代后开始有表演。演员2至3人,形式是自
弹自接,技巧有转体空翻接手、对手倒立、坐椅等。
  钻桶 80年代起,山东始有表演。演员以各种形式从桶中钻进钻出。桶长约90
厘米,桶口的直径略小于表演者的肩宽,无底。
  钻地圈 60年代山东就有表演,80年代发展很快。一般由4人表演,主要技巧
是钻三圈、钻四圈和钻五圈,另外还有集体穿插表演。
  钻台圈 把叠置起来的圈放在台子上,进行表演。主要动作和钻地圈相似。
  刀门子 清末及民国期间均有表演。在一个四方框中,插上多把尖刀,形成一
个刀圈。把刀圈放在桌子上,演员经过助跑后,从刀圈中穿过。有时要在桌子的两
端各放一个刀圈,穿双刀圈。新中国成立后,被视为危险恐怖的节目而取缔。
  吊小辫 清末及民国期间均有表演。把表演者的头发梳整齐,用绳索吊在空中
摇来摆去,象打秋千。表演者要在空中表演穿衣、吃饭等动作。新中国成立后,因
该节目极为残忍而被取缔。
  顶碗 新中国成立前后均有表演,70年代后发展很快。顶碗的表演形式不拘一
格。山东的顶碗是由一底座演员、一尖子演员合作表演。尖子演员头顶一摞碗,在
底座演员的托举下做各种动作,主要技巧有单臂托衔水、头顶过梯、双手举倒立、
头顶吊鱼等。
  柔术 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大多数马戏班中均有表演,但动作非常简单。建国
初期,有较大发展,如三道弯、叼花等技巧出现,同时出现了简单的“滚杯”形式。
80年代,“滚杯”发展很快,已初步取代了柔术的表演形式。但主要技巧仍以柔术
为基础。
  钢丝 清末已有表演,称为“绳技”,并延续到民国期间。新中国成立后,钢
丝表演发展较快,表演者能在钢丝上弹、跳,坐、骑高车、矮车、自行车;能做双
人造型、高车二节人等。
  狮子舞 原是民间民俗活动中的游艺项目。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一个杂技节目
搬上舞台。由2名演员扮成1只狮子的模样,模仿它的各种动作,还能表演踩球过板、
滚绣球等。
  口技 清末已有表演,象济南的“斗金标”,就善口技,在江湖卖艺。那时主
要以模仿鸟禽类的叫声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口技有所发展,模仿内容已扩展
到广泛的生活领域,如模仿火车、飞机、枪炮、音乐等声音,可达百余种。
  双爬竿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新节目,带有体育的色彩。两根竖立的铁竿,高
8米,竿距2米,演员在竿上表演攀登、倒竖、双人对过、转体等单人、双人技巧。
集体技巧有倒挂等。
  扛梯 50年代已有表演。表演者用肩扛一根上端有横梯的竹竿,两名演员在竿
上表演对手技巧。
  扛竿 新中国成立前后均有表演,60年代发展很快,技巧有对手倒立、前后水
平等。
  水流星 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表演,但动作较简单。60年代后,技巧有很大提高。
在1根绳索的两端各系1个铁丝圈,内放1只瓷碗,盛满水,表演者持绳挥舞。主要
技巧有抛高、承接、对传等,后来又有8个碗的流星表演。
  扇碟子 清末已有表演,新中国成立后由老艺人搬上杂技舞台,表演者用扇子
把一个瓷盘扇向空中。80年代后,又有新的发展,由过去的单面扇改为双面扇。主
要技巧有绕身转、大回转等。
  晃板 民国期间就有表演。但技巧简单,多是单人表演。另有一种形式是晃板
打蛋,演员在晃板上顶一平木板,上放有4个玻璃杯。杯上再放一平木板,板上放4
个管筒与下面玻璃杯相对,管口放4个鸡蛋。表演者用一小棍打掉木板,鸡蛋落入
玻璃杯中。这种表演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期。60年代后,晃板技巧有很大提
高。
  小晃板 80年代根据晃板改编创新。采用双层晃的形式,主要技巧有晃圈、倒
立、弹碗等。
  排椅造型 50年代已有表演,分单排椅和双排椅两种形式。单排椅,是椅子叠
置单面斜向,有五六人在椅子上同时倒立。双排椅又称大排椅,是成两侧双向斜叠
置,中间有立柱式叠置的椅子作连接,仍以倒立为主要技巧。80年代以后,单排椅
发展很快,可由7人同时表演。
  抖空竹 60年代发展起来的节目,来源于北京的民间技艺。有对传、单抖、抛
接等技巧。
  溜冰 70年代以后,山东有表演。是在一张直径2米的木板圆桌上进行,有托
举、脖套砖、绕冰凌、对口咬花等动作的表演。
  高台定车 新中国成立后在山东发展起来的节目。台子高2米多,在台子上演
员表现控制自行车平衡的技巧。一般由3人表演,可做对手倒立、托举、三节空翻
落肩等技巧。
  舞刀技巧 70年代,在“三把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三把刀”是最初的表
演形式,由民间艺人从山西传来。舞刀技巧分单人表演和双人表演两种。单人表演
主要体现抛、接等技巧。双人表演除了表现单人技巧外,还穿插有双对传等动作。
舞刀表演,最多抛接6把刀。
  叠椅造型 50年代已有表演,80年代又发展成“转台叠椅造型”,表现形式有
所改变。把4把椅子叠置起来,演员在上面表演倒立技巧和造型。叠椅有一人表演,
也有两人以上集体表演。
  高车踢碗 50年代已有表演。演员骑在高车上,用一只脚把许多碗依次踢到头
上叠摞起来,最后再把茶杯和小勺踢到碗里。
  晃梯踢碗 60年代创作并开始演出。把踢碗的技巧用到晃梯上,在晃梯的同时,
进行踢碗的表演。其踢碗技巧与高车踢碗相似。
  杂耍 系耍弄技巧的统称,清末已有这类项目的表演。民国期间,耍弄技巧更
多。新中国成立后,杂耍成为一种单项表演。以耍弄小物件为主,如顶球、旋盘、
叼瓶、晃圈等,最后还可在顶玻璃塔的同时扔球、脚晃圈。
  空中飞人 60年代开始有表演,两名演员在高空中旋转着的道具上面表演对手
技巧、对口咬、倒拉腿、大甩旋转等技巧。
  空中技巧 70年代创作表演。它借鉴了体育方面有利于杂技发展的动作。两名
演员在吊环和空中圆形架上表演口咬、倒挂后腿、十字卷上、十字悬垂、双人造型
等技巧。
  秋千飞人 又叫“搓板飞人”或“浪桥飞人”,60年代就有表演。演员利用荡
板的惯性力量飞跃空中,在空中做完规定动作后,由底座演员接手。主要技巧有前
空翻、云里翻,空中转体、倒挂四节人等。
  一字飞人 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空节目。空中垂下两根横竿,相距七八米。演
员抓住一根横竿向另一横竿荡过去,在空中完成预定动作后再抓住另一根横竿。主
要技巧有空翻接手与转体接手等。
  蹦床飞人 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空节目。利用绳网的弹力,把演员弹向空中,
做转体、空翻接手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