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蹈创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142&run=13

  本世纪40年代以前,山东省舞蹈艺术创作相当薄弱,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直至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部队文艺团体,基于战争环
境和形势的需要,才开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舞蹈编创工作。他们在一缺演员、
二缺教练、三缺专职创作人员的情况下,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方法,
从民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斗争生活出发,以改造旧民族民间
秧歌舞蹈为重点,先后创作了一大批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舞蹈、新舞剧,以及歌舞
活报剧等文艺作品,对于鼓舞人民夺取胜利的斗志起到了重大作用。如湖西团结剧
社编演的歌舞《打鬼子》、《除汉奸》、《减租减息》,清东剧团编演的《战斗舞》
、《胜利舞》,渤海军区耀南剧团编演的《参军腰鼓》、《欢庆胜利花鼓》、《渡
江腰鼓》、《花棍舞》、《秧歌队》,昌潍地区文工队编演的舞剧《祖国万岁》、
《斯大林万岁》及《春耕曲》等舞蹈,有不少在解放区到处传演。尤其是1946年冬,
由林艺编导、牟英作曲,山东人民剧团演出的一幕六场大型秧歌舞剧《生产支前》
(又名《为前线》),以真实生动的生活画面,创造性地运用载歌载舞的秧歌形式,
生动地反映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人民群众轰轰烈烈支援前线的情景,公演后
博得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部作品曾从老解放区滨海演到胶东、渤海,以及刚解
放的济南市。另外,各剧团还经常编演如《宣传持久战》、《三阶段》、《皖南事
变》、《鼓舞士气》、《活捉希特勒》等许多政治讽刺性强,寓意深刻,尖锐揭露
反动派本质的歌舞活报剧,当时有人称之为“杂耍”。这种以歌、舞、话、情节、
故事混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及时宣传了当时的形势和革命斗争任务,深受广大指战
员的称赞和人民群众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的群众性业余舞蹈创作演出活动蓬勃开展。50年代举办
的几届歌舞会演中,大量的舞蹈节目来自群众业余创作。50年代后期,随着省、专
区(市)歌舞团体的建立,专业舞蹈创作开始发展,出现了一些优秀舞蹈节目,如《
鼓子秧歌》(编导刘志军、魏兆金)、《胶州秧歌》(编导满恒元)、《仙鹤舞》(编
导魏松波、吴玉琴)、《迎春》(编导许家祥)、《织女穿花》(编导高艺学、吴山林
等)等。至60年代初,专业舞蹈创作队伍逐渐扩大,创作日趋活跃,出现了《巧姑
娘》(编导李宝荣、丽隆英)、《看庄稼》(编导丽隆英、伦群)、《簸粮忙》(编导
丽隆英、伦群)、《做军鞋》(编导许家祥等)等一批反映工农生活的优秀舞蹈节目。
至70年代,专业创作人员逐年增多,几个主要歌舞艺术表演团体均已设立专业创作
班子,至此,山东省一支较有实力的舞蹈专业创作队伍基本形成。在这支队伍中,
大都是来自革命战争年代的老舞蹈工作者,他们有多年实践经验。进入80年代,一
批年轻的舞蹈编导日益成熟,创作出一批富有当代特点的作品,如舞蹈《石雷新歌》
(编导李宝章)、《丰收乐》(编导孙玉照)、《美丽的心灵》(编导魏绪祯、陈爱华、
白云林)、《林冲怨》(编导胡玉平)和中国第一部交响舞剧《无字碑》(编导于春燕、
张守和、黄蕾、邓一江),以及民族舞剧《高山下的花环》(编导郭永悦、穆彬于、
薛守义、彭浩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