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祭祀性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134&run=13

  祭祀性舞蹈,在封建社会里非常普遍。晚清至民国时期,在山东特别是山东农
村,这类舞蹈仍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和习俗的改变,有许多专事
用于祭神鬼的舞蹈自行消失;有些舞蹈则演化成群众自娱性舞蹈;还有个别舞蹈则
作为传统的民族文化而被保留下来。
  山东祭祀性舞蹈大体可分4大类:1、祭祖专用舞,如“祭孔乐舞”等;2、祭
神专用舞,如“善鼓”等;3、祛瘟避邪舞,如“烧纸”等;4、求雨专用舞,如“
商羊舞”等。
  “祭孔乐舞”是曲阜孔庙每年举行祭祀孔子仪式时的专用舞蹈。仪程有迎神、
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6项。乐章有六,舞蹈有三,分编在初、亚、终献
里进行,并以三献里的祝辞(96个字)为舞谱,以“六象”表现孔子一生6个阶段。
舞蹈用六佾或八佾,分文舞和武舞,据考系由周代“六代舞”中的《大韶》、《大
武》演化而来。关于该舞的详细情况,在《圣门乐志》、《文庙丁祭谱》、《山东
通志》中均有记载。
  祭神舞蹈有3种情况:一是宗教祭神专用舞,这类舞蹈在封建社会里大部分流
传在寺庙,道教佛教均有。新中国成立后,这类舞蹈均已失传;二是习俗性舞蹈祭
神,属于一般民间舞。春节元宵节时,人们先以舞娱神,而后自娱;三是群众性祭
神专用舞蹈。这类舞蹈群众平时不跳,如流传在冠县馆陶一带的“善鼓”(当地称
“神鼓子”)。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传说为泰山奶奶的生日),东馆陶逢庙会,祭
祀泰山奶奶,方圆几十里的妇女来此朝拜,烧香许愿,唱经跳舞。跳舞时每8至12
人为一组,自愿结合,手持单皮鼓或串铃,边舞边唱,穿花跑场。动作由小到大,
节奏由慢到快,情绪越跳越激烈。据说跳的时间越长心越诚,而神越灵验。因此,
数以万计的信女们象着魔似的昼夜歌舞不止。这种大规模群众性的祭祀活动,至今
仍在继续。
  北方干旱少雨,在封建社会里祭神求雨是广大农村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
各地所祭神灵和习俗的不同,求雨的舞蹈形式也就异常丰富。仅鲁中和鲁西南地区,
就有曲阜的“碾盘舞”、邹县的“阴阳板”、平阴的“加鼓通”、兖州的“十八夏
庄跳大王”、鄄城的“商羊舞”等10多种。其中“阴阳板”、“加鼓通”、“商羊
舞”目前仍在流传,不过不是祭神求雨,而是用来庆丰收,已转化成群众性自娱性
舞蹈。“商羊舞”流传于鄄城古花岗,是一种古老的求雨专用舞。据《说苑》卷十
八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孔子在齐国辨认鸟和“天将大雨,起舞”之说。
参加表演的是12个赤脚光背的少年,每人各执一副夹板(2块左长右短的木板,上端
两板相连,双手握下端相击出声),随着庞大的求雨队伍走乡串村进行表演。所执
夹板既是舞具,又是伴奏乐器。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但却粗犷有力。新中国成立后,
人们摒弃了求雨的内容和迷信形式,保留其舞蹈部分,参加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
  “烧纸”(又称“请姑娘”),是蓬莱县流传较普遍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巫术活动,
专为人许愿祛瘟治病。其舞蹈即“羊皮鼓舞”。参加表演者3人,为首的称“坛主”
,其他2人称“扛腔”,均穿大褂,戴礼帽,左手执羊皮鼓,右手握短皮鞭击鼓,
既是舞具也是伴奏乐器。表演程序为开坛、请神、搬天神、拜亡人、演唱、送神,
从日落开始到第二天日出结束。其中“搬天神”是表演的高潮,也是舞蹈最精彩的
部分。主要动作有“慢板”、“扣鼓”、“顺鼓”、“五花”、“三晃”、“靠山
鼓”等。演唱曲调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如[四六腔]、[对口腔]、[五棒鼓]
、[靠山调]等。演唱节目有《劈山救母》、《休丁香》等。著名艺人有蓬莱县门
家庄的张振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