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艺音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9&rec=117&run=13

  在山东流传的带有唱腔及器乐伴奏的曲种有21个。其中既有明清以来已卓有影
响的古老曲种,也有数十年历史的新兴曲种。有的流迹全国,有的偏于一隅。音乐
因地、因人、因曲种而异,各自呈现出不同风格色彩,大致可分为3类。
  第一类为杂曲类,亦称俗曲类,包括山东琴书、临清琴曲、山东清音等十余个
曲种。这类曲种主要源于各地流行的明清时的俗曲,主要特点是联缀各种俗曲、小
调演唱故事。成熟的曲种在曲牌联缀上已形成了一定规律:一种是以某一曲牌为主
体,穿插其他曲牌;一种是在开头、结尾处固定使用某些曲牌,中间可根据内容需
要任意组合。不成熟曲种往往是以某一曲牌为主曲,中间夹说白,反复使用,或单
曲演唱,有的介于民歌、曲艺之间,此类曲种所使用的曲牌从几支到几十支不等。
同一曲牌在不同地区、不同曲种、流派中,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此类曲种所使用
的曲牌总数达300余支。
  第二类为板腔类。该类曲种音乐一般比较成熟。其基本唱腔源于各地流行的民
歌小曲,经艺人长期演唱而成。此类曲种的板式一般包括慢板、中板、快板以及个
别花腔及曲牌,音乐结构都为上下两句体,各种板式在使用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律。
一般开头用慢板,旋律性强,唱腔舒展,音域较宽。中板是唱腔的主体,旋律平朴,
易于叙事。快板多用于结尾,多为1/4节拍,富于口语化。板腔类包括山东大鼓、
胶东大鼓、东路大鼓、三弦平调、莺歌柳书、谷山调、南城调、花鼓等8个曲种。
  第三类为吟诵类。曲种来源有二:一是原为曲牌联缀体或板腔体的曲种,在长
期说书过程中,逐渐减弱音乐性,更趋于口语化,仅以略见旋律的上下句演唱;再
者,是初为看本读故事,逐渐拖腔上韵而变成似吟似唱的曲艺形式。这类曲种的特
点是音乐性差,口语性强,重字不重腔,无弦乐伴奏,仅以鼓、板、钹等打击乐器
伴奏。吟诵类包括渔鼓、落子、小鼓等3个曲种。
  山东带唱曲种,分布于全省各地,呈现出不同风格特色。但在某一地区内形成、
流传的各曲种,因为共生于同样的民俗环境、文化传统环境,受方言基础以及当地
人民审美情趣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大体一致的艺术追求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