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8&rec=413&run=13

    〖放射卫生学〗〖研究〗〖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成果〗
    〖著作〗
  20世纪60年代,省内放射卫生科研工作开始起步。1969年,省医科所进行日大
气沉降灰(或雨水)裂变元素系统分析方法研究,提出分析程序及方法,获1978年省
科学大会奖。
  1971年,省医科所完成核X监测工作中测定方法的研究,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
奖。1972年,省医科所、胜利油田卫生防疫站及职工医院、淄博玻璃厂进行中子对
机体损伤的防治方法研究,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1975年,省医科所刘志和、冯
涛等完成热释光剂量计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获1981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省医科所
程杰与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协作完成人骨90锶分析方法及水平的研究,筛选出柱上
反相色层法,获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1977年,省医科所林好学、金家
梅、史纪兰等完成油田测井工人外周血象、眼晶状体、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研究,
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省医科所与胜利油田卫生防疫站及其职工医院协作研究油
田中子测井工人和正常健康状况,探讨中慢性损伤中的畸变规律及与累积剂量的关
系,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该所还进行中子测井及铀矿作业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测
定,提出慢性辐射损伤简易诊断指标,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1977年,高米力、
程杰与复旦大学及贵州、江西省有关单位协作进行铀、钍、镭分析方法的研究,提
出苯取分光光度法,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程杰、张连
平等研究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落下灰在济南地区的沉降特点,为国内外核试验提供
参考资料,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省医科所宗西源、苏协铭协
助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制定《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
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省卫生防疫站等10个单位完成医用诊断X线机立
卧两用防护装置及两种防护设备的研究,制成系列X线机防护装置,达到国颁医用X
线防护标准,获1980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1982年,长清县晨光玻璃钢厂、
济南市长清放射器材科学技术研究所、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单位协作,进行
X线诊断用XF型复合防护材料及应用研究,研制成功特殊玻璃钢材,获1982年省科
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省医科院、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研制出热释光剂量计,解
决了医用X线工作者个人剂量监测问题,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卫生
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省医科院完成核试验沉降物对济南地区环境放射性污
染水平的调查与卫生学评价,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省医科院苏协
铭、张丹枫、史纪兰等研究完成全省医用X线检查所致居民辐射剂量与防护措施的
研究,摸清了全省医用X线检查所致居民辐射剂量,研制出7种防护措施,获省医药
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省卫生防疫站、省医科院等单位完成山东省天然辐
射外照射水平及其所致居民剂量的调查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1985年省科技
进步三等奖。